2025-11-07 09:2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威信县始终将“就业增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任务,创新实践以“精筑巢、精引凤、精护航”为核心的“三精”工作法,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激活“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发展潜能,走出一条产业提质与群众增收互促共进的新路径。2024年9月至今,全县已成功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0家,重点帮扶“家门口的务工车间”46家,带动3000多人实现“足不出县”稳定就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民生动能。
盘活两大要素“精筑巢”,夯实“家门口”就业之基。盘活闲置资产,变“沉睡资源”为“致富车间”。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摸排机制,动态更新闲置资产清单,将133处闲置教学楼、办公用房等精准转化为产业发展空间。罗布镇、高田乡、扎西镇等地通过盘活闲置校舍、扶贫车间和商铺,成功引进制衣、电子等企业,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整合人力资源,变“乡土情结”为“归雁动能”。建立“乡贤能人信息库”,以乡情为纽带,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拜访等方式,成功吸引一批威信籍企业家返乡创业。依托“十户互助”等机制,建立返乡劳动力就业需求清单,累计纳入567名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为精准对接用工奠定根基。
紧扣两大抓手“精引凤”,拓宽“家门口”产业之路。依托生态禀赋,招引“绿色企业”。立足赤水河上游生态屏障优势和86万亩森林、54万亩竹林的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成功引进湖南陆迪家居等绿色加工企业,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群众就业增收的“金山银山”。贴合劳动力特质,招引“富民产业”。针对本县劳动力基数大、技能结构相对单一的实际,精准定位“劳动密集型农特产品加工”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实地考察,成功推动云南灵烯食品、聚力科技等企业落地,实现了“企业落地即开工、群众就近即就业”的良性循环。
创新5项举措“精护航”,优化“家门口”服务之效。通过构建“1名县级领导+1家牵头单位+1位服务专员+1个服务团队+1套联动机制”体系,配套“需求、意愿、岗位、问题、成效”5张清单管理,实现从企业需求到问题解决的全流程闭环服务,确保政策和服务精准滴灌。打响“扎实办”品牌,推动服务提质增效。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企业提供注册、审批、备案“一站式”高效服务,构建“务工车间+零工市场+劳务合作社”多元用工体系,开展“直播带岗进企业”活动,实时推送岗位信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与用工对接精准度。“千万信贷”活水,注入发展强劲动能。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云岭创业贷投放力度,2025年以来已发放贷款8866万元,带动1535人实现就业,以金融“活水”激发创业活力,贷款进度稳居全市第一。“一对一”帮扶,筑牢就业坚强底线。将就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实现帮扶到人、岗位到手,全县再就业率高达89.06%。
通讯员:文 玲 王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