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彝良树林彝族苗族乡——多措并举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画卷

 2025-11-02 08: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彝良县树林彝族苗族乡,位于彝良县城东南边,地处两省三县五乡接合部,素有“彝良南大门”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近年来,树林乡党委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三个离不开”原则,以实现“五个认同”为目标,持续推动各族群众共谋发展、团结奋斗,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聚民心

共织民族团结“同心结”

树林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将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党组织坚强领导力的核心体现和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汛期应对管坝村洪灾时,迅速组织党员骨干、驻村干部组成先锋队,挨家挨户动员各族群众转移。这些在生死考验面前的果敢行动,生动诠释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在生命守护层面的深刻内涵,有力证明了党组织在危急关头凝聚、保护各族人民的强大能力,将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深植于守护共同安全的实践之中。

同时,乡党委探索建立了党员干部“双培养”机制,致力于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民族工作骨干。通过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社区)夜校+院坝会”的理论宣讲体系,开展“双语微党课”“红色故事会”等特色活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一老一小”帮扶和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传播力与认同度。

示范公园展新貌

同画共同繁荣“同心圆”

树林乡争取并实施了“民族团结示范公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该项目将昔日垃圾场打造成一个集公益体育健身、民族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公园创新融合民族团结理念,打造“五感体验空间”,不仅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静态展示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非遗文化,还积极创造条件,承办了昭通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的“乌蒙石榴红·同心共筑梦”等浸润式文艺演出活动。每逢赶集日,花灯歌舞《民族团结·石榴花红》、小品《同心路》、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等10余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将民族团结理念具象化为一场场视听盛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精神在欢声笑语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公园还建设了登山步道、羽毛球场、儿童乐园、山歌交流舞台、露营基地等基础设施,示范公园成为落实民族政策、促进各族群众日常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认同的核心阵地。

火把节上话交融

搭建民族交流“连心桥”

2025年,新建成的民族团结示范公园与文化广场联动,打造出超过2万平方米的广阔活动场地。以火把节为契机举办系列活动,吸引了周边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达5.2万人次。节庆期间,盛大的篝火晚会、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以及“石榴籽杯”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界限,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火把节系列活动还带动了当地民宿经济的兴起。据统计,火把节期间,周边培育的特色民宿共接待游客450人次,为村民创收4.2万元。初步形成了“文化展演+公园体验+集镇消费”的融合链条,农文旅融合态势良好,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各民族“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的亲密互动,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可感可触,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更强。

创新治理促和谐

构建民族善治“共同体”

树林乡党委和政府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重在基层、重在平时”的关键,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善治新格局。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民族工作深度嵌入全乡113个村民小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在常态化治理中,树林乡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运用“三所联动+ N”机制。群众出现矛盾时,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深入现场察实情,从情、法、理角度耐心调解,有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辖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乡”。


通讯员:白 杰

一审:谭泽涛  一校:白 杰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谭泽涛  一校:白 杰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