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在大地和星空之间 ——“中国作家驻村计划”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昭阳行侧记

 2025-11-01 15: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十月的昭鲁大地,硕果盈枝,田野飘香。昭通中心城市这座位于滇东北高原的西南边陲城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作家驻村计划”成员殷健灵。她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民晚报》高级编辑。

昭阳区是殷健灵参与“中国作家驻村计划”的第一站。作为知名的避暑旅游城市和“中国高原苹果之城”,昭阳以凉爽宜人的气候和脆甜多汁的苹果迎接她的到来,她也在此开启了一场用文学触摸大地脉动、用情感体悟人文故事的沉浸式走访之旅。

作为一名记者和文学写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殷健灵驻村期间的部分活动,感受了这场双向触动、互相馈赠的特殊历程。

大山包:仙境中的人间命题

殷健灵首站来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

从昭通城区出发,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便抵达大山包镇。虽然道路蜿蜒曲折,但早已对大山包有所了解的她,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壁立千仞的鸡公山大峡谷、云蒸霞蔚‌的云海、辽阔的天然牧场、惊险刺激的翼装飞行……这些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景观,即便是多次到访的我们,也总有不同的感受。对于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殷健灵而言,其带来的震撼无疑更为强烈。每到一处,她都忙着用手机记录所见所闻。

“领略遍地牛羊、纯净广袤的大山包自然美景,恍若置身新西兰。”殷健灵感慨道。

随后,她走进当地一户村民家中,详细了解并记录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日常生活。

文学的根在哪里?自然景观、人文故事、高原上顽强的植被、天空中瞬息万变的云海、辽阔大地的包容……这些,一定正等待着与文学相遇、交融,从而化作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毋庸置疑,大山包的壮美与辽阔,是送给每一位到访者的珍贵礼物。

我想,自然风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栖息地,每一个从生活樊笼走进自然的人,都在此重新找回自我。人与自然的交融和互相赠予,或许正是文学需要长期探索的深邃命题。

大村小学:与童心对话

旧圃镇大村村是距离昭通城最近的“诗和远方”。

这里的生态农业独具特色,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故事温暖有情,是一个以生态农业和乡土文化闻名、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美丽村落。殷健灵走进苹果园和大村文化建设基地,了解当地丰富的物产和基层文化建设。在大村小学,她和刚下课的孩子们手拉手、肩并肩,亲切询问他们的学习与课外阅读情况。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听了大家的介绍后,殷健灵说:“我很羡慕昭通的写作者,你们拥有丰厚的故乡、肥沃的土地,以及融入血脉的乡土故事。我希望以陌生的目光打量这片充满未知的土地,寻找创作源泉,让文学创作回归生活的本源,从昭通广袤的乡土中汲取丰沛的灵感与力量,努力写出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

午后,按照行程安排,殷健灵先后前往苏家院镇、洒渔镇等地进行走访。在苏家院镇双河小学,她看到孩子们在秋日阳光下奔跑、踢球,又了解到学校在省、市、区足球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不由感慨道:“孩子们能在阳光下快乐运动,是健康成长中的一种幸福。这样的场景正是乡村美好生活最生动的写照,值得用文字深情记录。”

随后,殷健灵来到洒渔河畔,欣赏被誉为“昭阳八景”之一的“洒渔烟柳”、连绵万亩的苹果园以及多个文旅融合项目。在民宿主人张家云的家中,她一边询问一边记录,认真倾听这位61岁创业者的故事。

“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故事相互交织,正是文学创作的丰厚土壤。”殷健灵说。

探访昭通古城:穿越时空的连接

殷健灵前往昭通古城的那天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但这并未影响她探访的兴致。

昭通古城是滇东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城之一,其核心区以辕门口为中心,占地面积约2.97平方公里,素有“会馆之都”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正通过保护修复工程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殷健灵漫步街巷,边走边看、边听边记,不时用手机记录。她感受着街巷间的日常烟火,聆听着祠堂与会馆背后的风云故事,透过建筑、文字与图片,触摸这座古城暗藏在时光深处的肌理,感受历史遗留的声音和气息。对于一位远道而来的访客而言,这或许正是一场个人和历史在遥远时空中的深情对话。‌

殷健灵说:“昭通古城最吸引我的,无疑是它的深厚历史和人文积淀。在这里,我想我还能从历史的纵深处发掘出更多动人的故事。”

文学讲座:播撒阅读的种子

10月18日,殷健灵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与昭通的儿童文学作者及小朋友们面对面交流,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成长和文学的旅程。

殷健灵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她认为,儿童文学不应该回避世界的真实面貌,但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展示这个世界。

讲座中,殷健灵从“童年是一生的温床”“儿童文学里的真生命”“儿童文学的‘禁忌’与‘表达尺度’”“越是低幼的儿童文学越应该是艺术品”“儿童文学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她所理解并始终坚守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强调真实生命体验的动人力量,远胜于华丽的技巧。

参加讲座的小朋友们积极和殷健灵互动,提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们稚嫩而真诚的声音,让她看到了童年最本真的模样。她说:“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的阅读,往往将奠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色。”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在“中国作家驻村计划”启动仪式上所言:“驻村计划组织作家深入乡村、扎根人民,旨在引导广大作家沉潜身心,切身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动实践与深刻变迁,从而以文学笔触描绘乡村壮美画卷,记录人民奋斗足迹。”

可以这样理解,新时代的文学创作,不仅要脚踩泥土,向下扎根汲取养分,还要仰望星空,向上生长追寻理想,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严 格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