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30 10:272024年9月以来,彝良县以云南省“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为契机,聚焦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扬帆社区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治理痛点,创新推出“选派社工+本土骨干+老年协会”协同模式。该模式通过精准培育人才、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有活力。
破解人才瓶颈,培育“带不走”的专业队伍。面对易地搬迁社区存在的社工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专业弱”问题,彝良县依托禾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构建起“传帮带+共学练+走出去”培养体系。该体系邀请专业社工担任“育苗人”,以“干中学”为核心,从基础事务协助到活动全流程操盘,手把手培育本土社工骨干;通过建立共学打卡群,常态化分享专业知识、剖析典型案例,同时组织骨干参与省级培训、参观优秀机构,补齐专业短板。
如今,以周啟荣为代表的一批本土骨干已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蜕变,能独立完成方案撰写、活动组织等工作,为社区治理筑牢了人才根基。
激活银发力量,打造“靠得住”的治理主力。社区老年协会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资源,为破解其有组织无活力困境,彝良县精准施策,通过开展“困境老人需求梳理”专题培训,助力老年骨干实现从“不知道该如何沟通”到“能独立记录老人需求并分类反馈”的转变;每月召开2—4次老年骨干会议,针对兴趣小组参与率低等问题,共同研讨出“上门邀请+老带新”方案,有效提升参与率。在社工的引导下,老年骨干牵头组建了6个兴趣小组,累计服务9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了21场集体生日会、节庆活动;结对探访31名困境老人,用贴心服务打开了独居老人的“心门”。
扬帆社区余阿姨从“闭门不出”到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转变,正是老年骨干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人才扎根赋能,推动社区治理可持续发展。随着社工骨干与老年骨干的协同发力,易地搬迁社区治理成效显著,邻里关系越发融洽,矛盾调解高效有力,居民归属感不断增强,团结社区、扬帆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协会+本土骨干+选派社工”的协同模式,不仅实现了服务精准化、治理多元化,还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经验。
下一步,彝良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精准度,持续加强本土社工队伍建设,完善多元协同共治机制,助力易地搬迁社区实现从“安居”到“乐居”的跨越,真正让社区治理暖人心、有活力。
通讯员:刘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