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8 14:37种植面积3500余亩,收购原材料1171.67吨,支付款项603.71万元;加工产出产品884.39吨,实现产值3923.7万元……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勾勒出威信县山葵产业的丰收画卷。
山葵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喜阴、喜湿和喜透气、耐低温的生物特性,其根、茎、叶、花苔都可食用,是制作高端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的核心原料,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威信县的平均海拔、气温、降水量等独特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种植山葵,种植历史已有28年。
近年来,威信县精准引进国内山葵加工龙头企业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山葵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八统一分”机制整合产业链资源,建成6条现代化生产线,开发出酱油渍叶片、山葵酱、萃取精油等十余种高附加值产品,引领全县山葵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对各乡(镇)进行详细踏勘,全县已建立上万亩适宜种植地块信息库。目前已有22家种植主体落实1445亩,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威信县积极指导企业完成407吨山葵的有机转换认证,构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制定山葵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牵头成立“昭通市山葵协会”,凝聚30余家企业、合作社,形成产销联合体,共同提升“威信山葵”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山葵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为持续做好山葵产业,落实种、产、销全链条机制,我们农特中心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五大实力品牌’,聚焦打造‘山葵之都’的方向,围绕产业基地仓储保鲜、加工、品牌培育,健全产业链,将山葵产业打造为富民增收的好产业、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威信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杨永文说。
山葵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落脚点是惠民。威信县创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和加工销售,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和组织生产,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实现了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山葵产业已累计带动当地12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户均增收6000余元,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户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我们在家除了种庄稼,还能在山葵基地打零工,每天收入12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年下来大概有1万多元。”威信县扎西镇墨黑村黄家坪村民吴开武满意地说道。
随着种植面积的稳步扩大、产业链条的持续深化和品牌效应的不断释放,威信山葵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道路稳步迈进。这颗“绿色黄金”的璀璨光芒,正照耀在威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富裕富足的前进路上。
通讯员:鲁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