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店主与七旬老人的温暖相遇引发全城共情

 2025-09-27 12: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记者 莫 娟

9月22日晚8时56分,在昭阳区太平街道中汇商业中心一家名为“牟大福贵州地摊火锅”的店铺里,一位老人的举动牵动了众人的心。他手持女儿的身份证和自己的病历,小心翼翼地询问能否给他一些剩菜,原因是“看病花光了钱,没钱吃饭”。店主牟良宽当即回应:“只要您还在看病,我每天免费为您提供两顿饭。”牟良宽的这句话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展现出了民间温情的深沉力量。

当时,牟良宽和妻子正在给孩子喂饭,门帘掀起,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走了进来,手里紧攥着检查报告和病历本。老人告诉牟良宽,女儿已因癌症去世,如今自己也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实在无力负担餐费。听闻老人的遭遇,牟良宽内心深受触动。他想起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不禁眼眶湿润。15年前,他的父亲去陕西打工时身无分文,饿了好几天,正是靠好心人的帮助才渡过难关。想到这些,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为老人免费供餐。

“大伯,您坐着等会儿,马上给您炒两个菜。”牟良宽安慰老人。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回锅肉和一盘清炒时蔬便端到了老人面前。然而,老人始终不愿在店内就餐,局促地表示怕弄脏店面,询问能否打包带走。理解老人的顾虑后,牟良宽体贴地将饭菜打包妥当。临别时,他再次叮嘱:“您看病期间要是没钱吃饭,就到我这儿来,我每天免费给您准备两顿饭。”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被欺骗或有人效仿增加负担时,牟良宽淡然一笑:“谁还没有个难处?当年我父亲在外困难时,也有人递过一碗热饭。这碗饭,我也该还了。我希望我的父母在外打工时,也能被陌生人善待。”话语朴实,却如暖流般在城市中悄然蔓延。

老人离开后,牟良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这段经历。短短几个小时,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收获上万条评论。评论区化作“爱心留言区”,众多网友表达了对店主善举的赞赏,也有人分享自己受助或行善的故事,形成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

【记者手记】

在这个秋风渐凉的夜晚,老人与牟良宽的相遇,让我们看见了城市肌理中流动的温情。当老人在灯光下慢慢咀嚼那盒回锅肉时,他咽下的不只是食物,还有这座城市最本真的善良。也许正如招牌上“地摊”二字所暗示的:最接地气的温暖,始终生长在人间烟火处。

我们记录这个故事,不仅是为了赞美牟良宽的善举,还为了唤醒每个人心中那份不常言说却始终存在的柔软。真正的温暖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由无数个“牟良宽”用具体而微小的行动构筑而成。当老人在街头握紧那盒饭菜时,他握住的,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一位失去女儿、自身罹病的老人,与一位联想到父母的店主,在刹那间产生了超越血缘的共情。老人的遭遇令人唏嘘,而店主的善举犹如黑暗中的星火,让我们看到社会的温暖——它藏在一碗热饭、一句承诺里,不张扬,却足以照亮他人最黯淡的时刻,也在城市角落悄然生根,唤醒更多人心底的柔软。这或许正是新时代“昭通印象”最生动的诠释。


一审:何田田  一校:莫 娟  二审:聂学虎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何田田  一校:莫 娟  二审:聂学虎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