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09 17:00在滇东北群山深处,彝良县正以“硅”为笔、以“绿”为墨,绘就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彝良是云南省硅矿储量最丰富的县,现已探明储量超200亿吨,矿石品位高、开发条件优,是打造千亿级绿色硅基产业的“天然宝库”。面对资源型地区“开发即破坏”的困局,彝良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规划引领、双防并举、民生联动,探索出一条“点矿成金尘不染”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规划引领,绘就“点石成金”新路径。彝良立足资源禀赋,摒弃“挖矿卖矿”的粗放模式,高标准规划凤彝硅产业园,打造“硅矿开采-精深加工-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园区引入旗滨集团、合盛硅业等龙头企业,总投资逾70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高纯度硅砂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玻璃、半导体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同步配套物流枢纽与绿电管道,实现资源就地转化、清洁利用,202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3亿元,真正让“资源洼地”蜕变为“产业高地”。彝良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将硅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的同时,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引入先进企业和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防并举,筑牢“花园矿山”生态屏障。“人防技防”双剑合璧,使矿山焕发新颜。驰宏矿业构建了毛坪矿自动化集控平台,集成大量自动化子系统与控制点位,实现精准环境管控;并创新应用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显著提高了采矿效率,同时降低了生态扰动,已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生态保护不是负担,而是竞争力。彝良县还投资3.2亿元实施矿区生态修复,推广脉冲除尘、废水循环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将环保要求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同时,创新监管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互动。
民生联动,奏响“强县富民”协奏曲。绿色转型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硅产业带动就业3万余人,奎香苗族彝族乡群众在家门口端上“绿饭碗”;天麻、竹子、花椒等特色产业借势而起,2024年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11.8亿元;小草坝生态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资源开发反哺民生,群众真切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获得感。彝良县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产业发展的效益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绩。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线。
展望未来,书写“绿色崛起”新篇章。彝良的实践深刻表明:资源型地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全能够打破“资源诅咒”,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未来,彝良将继续深化“硅电联动”,推动合盛硅业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绿色硅铝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彝良县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改善,努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彝良,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彝良经验”。
通讯员:刘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