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

 2025-09-01 15:30  来源:求是网

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

《八女投江》(中国画) 王盛烈

抗日战争时期,冷云等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第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1938年八九月间,西征部队在苇河、五常境内与日伪军连续作战,遭受重大损失,决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寻找军部。10月,部队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八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她们却被敌人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八位女战士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投江”的伟大精神,1986年9月,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2009年,“八女投江”英烈群体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来源:求是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标签 >> 国内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