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丨雨润山野菌飘香

 2025-08-30 09: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夏季,这个多雨的季节,总是给大地带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我的家乡——金沙江畔的永善,雨水与乡土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那感觉如同一位久违的老友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其中,感受着独特的清新与宁静。

雨后的山野绿意盎然,仿佛整个乡村都被洗涤一新。在这翠绿的画卷中,一朵朵、一簇簇鸡枞菌宛如隐身的精灵,悄然出现。它们在一场场淅淅沥沥的雨后,破开潮湿的土壤,探出小伞似的圆润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这些鸡枞菌或隐匿于草丛之中,或藏匿于庄稼地里,等待着早起拾菌人的发现。

永善的清晨总是被一层朦胧的晨色所笼罩,勤劳的乡亲们趁着这凉爽的时分,踏着露珠,在山野间四处寻觅美味。他们手持工具,眼神锐利而充满期待,生怕错过任何一朵珍贵的鸡枞菌。发现目标时,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用手扒开土壤,让鸡枞菌慢慢脱离束缚,再用缀满露水的蕉芋叶片和野草轻轻捆扎,唯恐弄伤了这些大自然的馈赠。

山野间飘荡着自然的菌香,这香气如同一缕缕丝线,穿透岁月的尘埃,钻进记忆深处。于我而言,这菌香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还是童年的回忆和家乡的味道。它如同菌丝般深植心底,只需一场情感之雨的浸润,那些年少时寻菌的快乐记忆便会重新萌生。

记得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常结伴而行,爬过山坡,涉过浅溪,穿过丛林,只为探寻隐藏在山野间的鸡枞菌。我们瞪大眼睛,仔细搜索着每一寸土地,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坏了这些珍贵的“宝藏”。当若有若无的菌香扑鼻而来时,我们会兴奋地放慢脚步,循着香味寻觅而去。当看到一朵朵未开放的灰白菌伞时,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挖菌也是一门学问,有经验的拾菌人都知道,挖菌时不能“斩草除根”,要保留部分菌丝在菌窝里,这样以后才能再长出鸡枞菌,延续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因此,我们在挖菌时总是格外小心,生怕破坏这份自然的平衡。

鸡枞菌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无论是炸、炒、蒸、煮还是炖,皆能成就舌尖上的美味。巧手的食客们用热烈的烟火,将食材的鲜香在高温的烹制中酝酿得愈发浓郁。当一缕缕香气扑鼻而来时,人不禁口舌生津,一种收获乡野馈赠的愉悦涌遍全身。

在永善人的餐桌上,鸡枞菌无疑是珍馐中的主角。那些曾经作为餐桌上“宠儿”的大鱼大肉,如今已被冷落一旁,反倒是这“山珍”鸡枞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每当品尝到这熟悉的味道时,总是让人味蕾雀跃,心弦轻颤。

又是一年菌香飘,家乡的人们总是惦记着身处异乡的亲人。无论相隔多远,他们总会想方设法给亲人寄去几瓶精心制作的鸡枞油,遥寄一份浓浓的亲情与关怀。当远方的游子品尝到熟悉的菌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充满爱意与温馨的家园。

对于漂泊的游子而言,这份菌香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它如同一缕缕不绝如缕的香气,萦绕在四季的轮回中,陪伴着他们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


作者:陈洪

一审:田朝艳  一校:陈 洪  二审:童博谣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田朝艳  一校:陈 洪  二审:童博谣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文化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