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理论丨浅谈如何提升昭通基层治理水平

 2025-08-20 09: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面积2.3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5个民族635万人,下辖9县1区1市,150个乡镇(街道),1407个行政村(社区)。当前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为有效提升昭通市基层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5”工作机制,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机制、搭建治理平台、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探索具有昭通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强化组织功能,压实基层治理责任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压实基层党员干部责任,密切党群联系,打通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指导。基层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必须突出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核心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以乡镇(街道)治理为例,建立动态数据监测体系,实行“红黑榜”制度:对工作抓得好、治理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的进行通报批评、约谈督办,推动基层党组织补短板、强弱项,实现整体提升,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基础。二是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其查问题、找方法。聚焦命案防控、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等重点难点工作,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督导,真正做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对策,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五字诀”调查研究工作法,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认真落实“五步法”“五统筹”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确保调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三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水平,增强其战斗力、执行力。要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搭建社会治理一体化智慧平台,充分发挥其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的作用。综治中心要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机制、有业务“四有”要求完成实体化运行,努力把基层综治中心打造成“一站式”信息中心、研判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同时,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统筹整合挂联单位、驻村工作队等资源力量,建立基层治理应急队伍。日常工作中保持常态化协同联动,应急处置时确保快速响应、高效作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创新载体平台,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必须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法治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将各级党员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纳入普法宣传队伍;建立“村(社区)吹哨、党员干部报到”工作机制;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律顾问和普法志愿者进村入户,重点宣传扫黑除恶、防范电信诈骗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村民法治意识。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政法、信访等职能部门,深入村(社区)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全面提升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率、化解率,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三是深入开展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家庭,切实做好评估、化解和稳控工作,抓实基层治理的最小细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成立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政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力量,挨家挨户地摸排走访,对发现存在矛盾纠纷或风险隐患的家庭按照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控,推动预防、预警、处置关口前移,切实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优化管理方式,健全基层治理机制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突击式向长效化转变。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推动构建“多网合一、一网通建、一网统管、一网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资源在网格整合、要素在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任务在网格落实、矛盾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同时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过程,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基层治理高效运行。二是实行分类化管理。基层治理涉及的事务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必须进行分类化管理,要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基层治理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分类处理,才能做到靶向施策,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比如,获得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一等奖的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创新建立“红黄绿”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模式,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对辖区家庭实施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无风险的家庭标记为“绿色”、低风险标的家庭标记为“黄色”、高风险标的家庭标记为“红色”。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动态管控:“红色”家庭每日随访、“黄色”家庭每周走访、“绿色”家庭每月监测,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模式。三是实行台账式管理。对重点、难点工作任务实行台账化、清单化管理,构建起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责任明晰、运行顺畅、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助力基层党组织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比如,在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可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家庭成员信息、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及包保责任人等情况,实现评估工作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来源:中共昭通市委党校 吴绍丹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标签 >> 理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