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好“丰”景⑰|威信:乌蒙山区育“海虾” “捞”出一派好“丰”景

 2025-10-09 09:41  来源:昭通新闻网

说起丰收,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金黄的稻谷、红彤彤的苹果……在威信县,有一种丰收却显得格外特别,它不在田间地头,而是在一个个现代化的养殖池里。近日,威信县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进入集中捕捞期,活蹦乱跳的鲜虾映红了丰收的笑脸,也蹚出了一条内陆山区依靠特色产业振兴的新路子。今年的丰收季,这座高原山城里“捞”出了一派好“”景。

在威信县罗布镇顺河村的现代化对虾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收网。一网提起,只见无数只体格健壮、通体清亮的南美白对虾在水中翻滚跳跃,溅起阵阵水花。“今年气候适宜,通过一年的不断创新、养殖试验,养殖技术成熟了,产量比去年高出一大截!现在4个车间全部投入生产,年产量约150吨,年产值在1200万元左右。”养殖基地负责人孙海坡捧着刚捕捞上来的对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威信县深处云贵高原,如何能养出海洋生物?答案是科技。近年来,威信县大胆创新,引入智能化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建设恒温养殖棚、人工模拟海水环境、建立循环水净化系统,成功克服了高原地区水温、水质等养殖难题,让南美白对虾在“山窝窝”里安了家。

“我们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节水环保,配合生物过滤技术,几乎实现零污染排放,环境压力极小,而且也能实现高密度、短周期养虾,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据孙海坡介绍,这种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使得威信产出的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抢“鲜”登陆了威信市民的餐桌,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威信县罗布镇桃花里休闲农庄负责人告诉记者:“白灼对虾是我们农场的一道特色菜,游客都会点上一道,吃了都非常喜欢。”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当地经济的一池春水。通过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许多村民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一个月可以拿六七千元工资,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一举多得,我觉得蛮好的!”正在车间分拣对虾的罗布镇顺河村村民杜朝刚高兴地说。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从虾苗到养成需要3个月的时间,今年该养殖基地累计投苗190万尾,已出栏3批共计40万尾,目前,在池养殖150万尾,预计中秋前后正式上市。威信县已将南美白对虾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未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深化产业链条,让这山区上“长”出的海鲜,真正成为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蓝色引擎”。


通讯员:刘绍琴 文/图

一审:童博谣  一校:刘绍琴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童博谣  一校:刘绍琴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威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