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托管+特色”,昭阳红路馨居小学千名学生尽享“六有”暑假

 2025-07-24 09:05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书法训练、眼保健操、成长导航课、劳动研学实践、午餐、午休、体育活动、影视欣赏……这是7月23日昭阳区红路馨居小学暑假托管班6个小时的活动表,也是这些孩子们暑假里回到校园里幸福快乐的一天。

“托管+特色”,今年7月13日以来,昭阳区红路馨居小学开设了20个暑假集中托管班(简称“暑假托管班”),把校园变成了942名留守儿童暑假的“成长乐园”。

社区万人同源

昭阳区红路馨居小学位于红路馨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2020年3月建立,占地面积达80余亩,有教师107名,是同源、同心、同乐3个社区22300多名搬迁群众的精神家园,更是安置区目前2241名小学生的学习乐园。几年来,全校师生全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师德高尚,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学生喜爱,家长向往,社会认可,教师幸福,留得住乡愁,安全有保障的安置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红路馨居小学开办时,40岁左右的王昆为了方便工作,就在校门口的同乐社区租了一套房子住到现在。目前,王昆在教一年级数学。和王昆一样,学校有10多名教师都是住在安置区里,大部分人都报名成了这期托管班的志愿者。

世界最美的是绿色,人类最美的是爱心。搬迁安置区的家长都在为生计奔波,大多在外打工。每到寒暑假,这些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成长关怀、作业辅导等,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家长、老师十分关心的问题。2024年暑假期间,红路馨居小学根据省、市、区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聚焦实现留守儿童管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家的“六有”目标,率先办起了暑假托管班,并在今年春节后又办起了寒假托管班,先后托管服务了2000多人次的学生。

住在同心社区的何青梦家孩子就在红路馨居小学上3年级,平时她因为工作忙,假期没有时间照顾,就把孩子送到了托管班。何青梦说:“我觉得进托管班意义挺大的,因为我的孩子在这个暑假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到更多知识,有了老师和志愿者的支持和陪伴,让我的孩子能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暑假。”

社会百人同心

献出一份爱心,收获无数温暖。徐世丽是红路馨居小学的数学老师。今年,她和在云南民族大学上学的儿子杨鸿睿都报名当了志愿者,徐世丽带着孩子们做泥塑手工、玩游戏,辅导他们的数学作业;而像个阳光大男孩的杨鸿睿,则带领学生做体育活动,辅导高年级学生的英语作业,成为了校园里的“母子档”。徐世丽表示:“这个学期我参加暑期托管,主要是来带着孩子们做一下手工,然后进行作业辅导,让同学们在烦琐的学习中,又来寻找一点自己的快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像杨鸿睿一样,今年,有来自辽宁大学、云南大学、昭通学院等全国10多所高校的昭通籍在校大学生报名当了志愿者。

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今年放暑假前,红路馨居小学在学生和家长中做好宣传动员和摸底排查工作,制定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有942名学生报名参加托管班,53名教师报名义务当好志愿者。共青团昭通市委、昭阳区委和昭阳区教育体育局等单位全程参与,共招募了48名大学生来当志愿者,并提前举办了志愿者培训班,形成了全社会同心支持留守儿童暑假集中托管班的氛围。

7月13日上午,昭阳区委、教体局、北闸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参加了学校暑期托管开班仪式。暑期托管班实行“走读式”管理,自愿参加的留守儿童由其监护人或“受托管理人”早送晚接,政府提供每人每天8元标准的免费午餐。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运动场馆等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分组分班开展集体游戏、文体娱乐、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活动,辅以思政教育、红色教育、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分年级错时进行。

今年,红路馨居小学连续3期参加托管班当志愿者的老师就有10多人。校长王怀学就是托管班最热心的“老校长”,把连续3期托管班都组织得有声有色。王怀学说:“我们红路馨居小学托管班课程设置以活动、运动、劳动为主,学业辅导为辅,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共性需求,又兼顾个性需要,让孩子们在托管班锻炼身体、培养习惯、养成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为孩子们安全成长铺路架桥,托底护航。”

学校安全办公室副主任陶晗为了托管班的事,放弃和媳妇、孩子去丽江旅游的机会,留守在学校当起了“代理爸爸”。年级组长赵庆皓老师除了自己报名在托管班负责管理工作外,还动员在江苏宿迁学院上学的侄儿泰金成从洒渔镇进城来住在自己家,泰金成每天到学校辅导学生练习书法,指导学生欣赏音乐。

校园千生同乐

每天早上8点半,已经放暑假的红路馨居小学门前却有成群的家长把学生送来学校,参加托管班。他们把孩子的安全、成长和希望又交到了学校。

早上9点,足球兴趣班的30多名同学就在教练带领下集合来到校门口的7人制足球场开始带球训练。而在篮球赛上,一名女教练员也在带着40多名学生在练习运球,整个校园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年级2班的姜启聪经常主持升旗仪式,今年当了六一儿童节主持人,穿着主持服很有范儿。今年暑假,因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社区农贸市场二楼摆摊,他和在上2年级的弟弟都参加了暑假托管班,并组织起了一个有10多个人的主持人兴趣小组,而他成为了校园里“最帅”的学生。

和姜启聪班同班的李梓萱,父亲在昆明打工,母亲带着三妹在省耕夜市摆摊,她和上3年级的二妹眼看要放暑假了,母亲却没有时间照看她俩。如今,李梓萱和二妹都参加了托管班,白天6个小时都在学校进行兴趣学习、劳动实践和做暑假作业,两姐妹都非常开心。

“这位同学画的冰淇淋很像,很有想象力,让我们为他鼓掌。”来到托管9班的教室,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马博源,正和两名志愿者一起,在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马博源是丽江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家住昭阳区钻石花园,每天乘公交车到学校,指导孩子们绘画。马博源说:“我是大一的一名志愿者,我来这里参加托管服务就是带领这些学生们学习,快乐地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与同学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在另一个班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两名志愿者正在引导孩子们朗诵白居易的诗《池上》。其他班级的教室里,老师和志愿者也在组织同学们开展快乐唱游、生活小能手、传统文化等辅导和教研,学校后面的实践基地里,孩子们正在为精心培育的花除草,让同学们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增强生存的技能。

同在一片蓝天下,手心相牵助成长。红路馨居小学通过集中托管服务,有效解决社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无人管、安全没保障、学业难辅导等系列问题,让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加健康。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红路馨居小学暑假托管班到8月13日结束,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永远不会结束。


记者:陈忠华  闵光景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闵光景  二审:谭泽涛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闵光景  二审:谭泽涛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