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18 09:53眼下正是包菜采收季节,在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新民村的种植基地里,连片的包菜迎来丰收,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今天我们来基地采收包菜,110元一天,活比较轻松,离家也近。”新民村下坪子村民小组的李富华一边麻利地将包菜装车,一边笑着说道。
在当地,像李富华这样从栽种、管护到采收全程参与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靠着在家门口务工,一年下来,仅参与包菜种植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
上高桥乡新民村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这里产出的绿色、生态蔬菜不仅色泽鲜亮,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每到采收时节,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采购商就直接把冷链车开到村里收购,迅速将新鲜的包菜发往各地。
该包菜种植基地共300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流转土地种植包菜的大户马梯介绍:“我们基地每年用工4个月,平均每天用工20人,每年支付务工工资超过20万元。”
新民村党总支书记周世莲介绍,村里通过发展包菜产业,探索出“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工资”的增收模式。今年新民村发展种植大户10余户,共流转土地4000余亩,其中包菜种植超过1500亩,带动2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第一季的包菜已外销800余吨,还有近三分之二的地块正在陆续采收中,一些已完成采收的地块已栽下了第二季包菜苗。
通过采取“粮食+蔬菜+中药材”的轮作模式,新民村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金,又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益”。
近年来,上高桥乡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目前已流转土地8000余亩,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近就业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李娜 马艳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