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盐津:林下中药材种植托起群众致富梦

 2025-05-27 09:1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盐津县的大山深处,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葱茏的树林下,各类中药材茁壮成长,它们不仅是这片山林里的“绿色宝藏”,更托起了盐津人民的致富梦想。

盐津县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森林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当地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林下空间种植中药材,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在牛寨乡新华村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成片的重楼舒展着翠绿的叶片,洁白的白及花在阳光照耀下越发亮丽,宛如铺展在山间的雪白锦缎。

伴着林间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村民吴礼贵弓着腰在自家的重楼地里除草,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重楼肥厚的叶片,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10年前,他或许不会想到,这片祖祖辈辈种粮食的土地,如今种植中药材的收益竟比外出务工更加丰厚。

这位身形精瘦的庄稼汉清晰地记得10年前返乡时的困顿。当时,他在浙江建筑工地扛水泥,每月收入2000元,要养活家中6口人,每到年关总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偶然间,吴礼贵与乡亲们聊天时,了解到中药材的行情还不错。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返乡在自家屋后种下半亩重楼。第一年卖种苗就赚了8000元,这个数字让他的双手微微发颤。如今,吴礼贵将重楼种植规模扩大至20亩,去年采收的块茎装满了整整2辆货车,银行卡里6位数的存款,让他终于有底气给老宅换上了明亮的玻璃窗。

山风吹动林梢,将药香送往更远的山峦。新华村的坡地上,500亩中药材编织成绿色网络,重楼、白及、黄精等依山势错落分布。新华村委会的台账显示,去年,20多户药农户均增收5.6万元。

从新华村延伸至整个盐津县,11.6万亩中药材分散在乌蒙山间,星罗棋布。如今,盐津县中药材综合产值达7.67亿元,村民种植中药材热情高涨,全县10个乡镇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海拔1800米的庙坝镇红碧村,村“两委”引导村民种下了500亩天麻。靠着这些“金宝贝”,当地村民有了增收的底气、致富的盼头。

“林下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中药材种植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同时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盐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道。

如今,中药材种植已成为盐津县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群众的致富之路。当晚风掠过连绵的药田,一缕缕药香携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飘向更远处的山峦。


通讯员:黄成元 黄春燕 邱琴 文/图

一审:罗 丹  一校:黄成元  二审:王朝飞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黄成元  二审:王朝飞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