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16 10:02编者按: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昭阳区在儿童福利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显著提升了孤弃儿童帮扶实效。昭通正道高级中学与福利院深度协作,免费接收28个孩子入学(小学15人、初中9人、高中4人),解决了孩子们的学业与心理发展难题,助力孤弃儿童健康成长。本版重点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展示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蜕变与成长,折射社会的温度。
清晨6:30,闹钟准时响起。小文利落地翻身起床,简单洗漱后,迎着初升的朝阳走向食堂。6:50,她已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初夏的晨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晨光温柔地抚过她的面庞,映照出她眼中闪烁的希望。
17岁的小文来自昭阳区福利院,如今是正道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2024年8月,一场特别的会议改变了她的命运——昭阳区教体局、民政局、福利院与昭通正道中学共同协商,决定整合资源集中安置福利院孩子入学。同年9月,小文作为首批受益者,踏入了这所承诺免除学费的学校。
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是小文最期待的时刻。在昭阳区三中读初中时,一次“五四”青年节的舞蹈表演唤醒了她对艺术的热情。如今在高中,她活跃在舞蹈社团,民族舞、街舞、爵士舞都学得有模有样。舞蹈室里,音乐响起,小文站在镜子前,专注地跟着老师练习街舞动作,汗水浸湿了她的刘海,但她眼中的神采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是释放压力的良方。”谈及爱好,小文眼中闪烁着光芒。
“现在的小文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班主任戈立文欣慰地说。从最初的畏缩到如今的自信开朗,这其中凝聚着老师们的用心良苦。戈立文特别注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平时在班级上从未特殊对待过小文,让她感到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从而走出自卑的茧房,课后又细致关怀:“饭卡充值了吗?”“周末回福利院开心吗?”这些温暖的询问,让小文逐渐卸下心防。
“我喜欢海洋、喜欢中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选择报考相关大学和专业就读。”小文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
与小文一同入学的还有她的好友小路。这对闺蜜都选择了“历政地”科目组合,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并肩奋斗。小路的进步尤为显著,学习成绩的提升幅度很大。小路刚到班级时,王体金老师就安排了一名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为小路的同桌,并提醒宿舍长、小组长尽快帮助小路熟悉班级、学校的具体情况,以便她尽快适应新环境。日常发现小路情绪低落,班主任王体金就第一时间单独与她交流。老师的关心,终于让小路打开心扉愿意交流,老师也帮助她梳理、解决了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特别的花,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小路现在变得更加开朗,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集体活动。”王体金说。通过安排优秀同桌、组织舍友主动交往,小路快速融入新环境。
“法律社团的案例教学太有趣了!”每周的社团活动让小路找到了兴趣所在。律师导师的生动讲解,使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易懂。“我觉得很好理解,老师用案例解析,对我来说很容易记忆。”小路自信地说。
周一到周六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周日返回福利院的团聚时光同样温馨。“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和叔叔、阿姨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同学们也特别友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种植果蔬、树叶标本制作、篮球友谊赛……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她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小文、小路的饭卡上,每月都由福利院充值1000元,保障孩子们日常的生活。“我们践行‘完整每一个生命,成全每一种可能’的教育理念。”昭通正道中学执行校长陈煜辉介绍,学校不仅免除学费,更建立了全方位关怀体系,在教室、在操场、在宿舍、在食堂,每一个空间都有值班老师,学生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找到老师解决各种问题。
在这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小文和小路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从福利院到校园,从自卑怯懦到自信开朗,她们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土壤,每一粒种子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记者: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