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经济丨执工业设计之笔 助产业发展提质

 2024-08-28 10:00  来源:昭通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凸显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东西部协作及东华大学定点帮扶工作,最近,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13名师生投身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产品设计一线,先后到昭通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昭通市供销集团”)和昭通苹果种植基地等地,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工业设计专业赋能农产品包装设计,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出“滇”入“沪”。

设计赋能高原

农产品包装“点上破冰”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昭通市供销集团总经理孟孝升在与实践团座谈会上介绍:“昭通是中国最典型的低纬度高原气候地区,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多样、生态环保的农特产品。但昭通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昭通农产品的知名度,给昭通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题,如何为昭通农产品出口赋能,是昭通农业供销发展的关键。”

实践团一行与昭通市供销集团工作人员充分交流意见,着力抓好培育以昭通苹果、马铃薯、竹子、天麻、花椒和特色养殖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助力构建昭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实践团成员马达说:“我们要持续助力昭通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以及包装设计,用优质的形象、高质量的产品、绿色生态的理念为昭通农产品销售注入活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脚踏实地做调研

奏响乡村“奋进曲”

实践团一行深入基层,奔赴农产品种植培育一线,充分了解昭通特色农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为农产品出“滇”入“沪”注入思维源泉。

昭通有近80年的苹果栽培历史,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实践团一行在昭通苹果种植基地深入了解昭通苹果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以及成熟苹果的平均尺寸、甜度等信息,参观了现有苹果系列产品包装设计中心,为后续品牌打造以及产业升级工作奠定了基础。

随后,实践团一行相继前往巧家县红糖制作基地、有机鸡蛋生产基地,在实地调研中深化对昭通特色农产品的认识,丰富创新思维,积蓄设计能量。

为品牌设计提颜值

写好产业兴旺“大文章”

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供销合作社是农村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讲好具有昭通底蕴的特色农产品故事,品牌打造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实践团一行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以工业设计为主,对品牌打造以及系列产品包装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品牌设计要突出昭通独有的文化底蕴并结合供销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思路。实践团所设计的包装方案和品牌打造计划将应用于昭通供销集团重点推出的系列特色农产品上,帮助其更好地开拓市场,真正实现高原特色农产品出“滇”入“沪”。

聚焦贯通式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托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优势,连续6年组织开展“创设赋能乡村振兴”系列社会实践项目,树立起“创设”实践育人品牌。东华大学机械学子奔赴田间地头、企业一线,开展广泛调研交流,基于实践地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设计帮扶工作。6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到盐津县、昭阳区、巧家县以及上海市松江区、崇明区、奉贤区等地,共有121支团队1300余名师生先后利用工业设计学科专业优势助力特色农产品IP包装设计,近百款包装投入生产使用。东华大学师生以“设计”为笔,写好产业振兴大文章。

通讯员:肖承坤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经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