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改“托老”是因势而变的转型探索

 2024-04-17 10:00  来源:昭通日报

据光明网报道,为了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深圳、太原等城市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让老幼两代人共享服务;山东济宁等地招不到生的幼儿园,也转型做起养老服务,不少幼教老师纷纷转行加入。

“一老一小”的问题,一直都是云南关注的焦点。今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4年要办的10件惠民实事,有多项具体工作涉及“一老一小”的问题。此外,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信中说:“一年来,很多人问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我想,除了文旅的‘热度’,更应该有生活的‘温度’,特别是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热辣滚烫’。”涉及到“一老一小”的问题,都是民生大事,都应该高度关注。如今,各地出现的托幼改“托老”的事情,对云南亦有足够的启示价值。

当下,“一老一小”在基础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与纠葛。一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在园幼儿人数已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较上一年减少534.5万人,幼儿园面临招生难、空教室多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据统计,我国目前需要的护理型床位数量为650万张左右,实际数量在300万张左右,缺口很大。云南的情况,与全国大同小异。这般现实下,托幼改“托老”刚一出现就引发极大关注,甚至是被寄予厚望,自在情理之中。

托幼和“托老”,对应着人生的两极,对服务的需求也有诸多类似之处,仿佛画了一个圆圈,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上有很多重合部分。比如,幼儿园要开在社区周围,以就近、方便为基本原则,居家养老服务亦如此;再比如,小朋友需要照看、陪伴、辅助餐食等,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也大同小异……这般现实下,一些幼儿园从托幼到“托老”的自发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幼儿园具备的场地优势和人员优势,为其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托幼变“托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也面临不小的现实挑战。在硬件方面,幼儿适合的教室、卫生间、餐厅等功能区,不一定适合老人,这需要重新规划,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在软件方面,托幼变“托老”之后,对相关从业者来说,需要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以应对这一现实变化。任何的转型,都是有阵痛的,有专业人士透露,幼儿园真要实现从托幼到“托老”的转型,要做好二三十个月回不了本的准备。这意味着,从托幼到“托老”的转型,需要长期的坚持付出,需要更加专业的操作思路。

托幼变“托老”,看似是无奈的自救,但也是一种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创新探索。目前,这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外界很难用“好”还是“不好”来定义。但不管怎样,这种创新的思维、探索的意识和试错的勇气,都值得肯定。而这一做法,不仅要被看到,更应该被呵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其他社会力量,都应积极鼓励与尊重这种自救行为,并结合自身实际为养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龙敏飞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评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