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丨27年,我已成为昭通人

 2024-02-08 11: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从河北老家跨越千里来到云南昭通,从语言不通到能说一口流利的昭通话,从吃不惯到恋上这一桌本土美食……27年时间,刘建忠已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昭通人,而“昭通”也从一个陌生的地名逐渐变得具象,成了他难以割舍的家乡。

之所以到昭通来,始于爱情。刘建忠回忆说,在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时代,他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得到了远在昭通的一位姑娘的青睐。经过9个多月的漫长通信后,二人顺理成章地相识相爱了。于是,从部队转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遥路远且一无所知的昭通。南北气候的差异、语言的不畅、饮食文化的不同,给刚来昭通的他设下了一道道难关。

开始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也时常泛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的体贴入微、亲朋好友的热情友善、街坊四邻的友爱互助,逐渐化成一股暖流,成为他勇敢前行的坚定力量。

扎根昭通的日子里,刘建忠陷于美食。“1997年,我和妻子去大关的亲戚家过年,七八个人准备了30多道菜,而且每道菜各有特色。”在昭通过的第一个春节令刘建忠记忆深刻,腊肠、香碗、酥鱼、蛋饺、糖饭、卤鸡脚、梅菜扣肉、粉蒸排骨、小鸡炖蘑菇、腊猪脚炖粉条……桌子上的一道道传统菜肴既蕴含了当地的多彩文化,又承载着昭通亲戚热情好客的品质和炉火纯青的烹调技艺。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这里的饮食深受川菜、黔菜、滇菜的影响,形成了兼有三味之长的昭通特色美食文化。相对于北方的清淡饮食,南方更注重麻辣

鲜香,从面食到米饭,从不吃辣到无辣不欢,刘建忠已经深深地被昭通美食所吸引。

刘建忠父子俩。

所谓世间万物,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在昭通成家立业的刘建忠,很快将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一家人在昭通团圆相聚、幸福生活。

2024年是刘建忠在昭通的第27年。多年来,他目睹了昭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把自己的汗水和知识洒在了他钟爱的新闻事业里。

如今,他的孩子也已经就业。

说起过年的南北差异,刘建忠如数家珍。在河北老家,过年贴窗花必不可少,妇女们人人都有一双巧手,剪刀翻飞,红纸树形,一朵朵精致的窗花美丽绽开,透着喜庆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过去由于地理气候方面的原因,除夕、春节之际北方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寒冬,可选食材不多,因此北方年夜饭相对简单,一般只准备七八个家常菜;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

要守岁,俗称“熬年”,既对逝去的岁月表示惜别留恋之情,又对新年的来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在北方比较流行,“更岁交子”象征喜庆团圆。而在南方的昭通,冬季蔬果不断,年夜饭更为丰盛,餐桌也成了考验大家厨艺的“赛场”,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吃不完的饭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大年初一,天一亮人们就会起来,放鞭炮,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寓意家庭和睦、团团圆圆……

不同的风俗,一样的年味;不同的文化,相似的情感。在刘建忠看来,新春佳节,不只是物质的丰盛,也蕴藏着文化的丰裕、精神的丰满。一桌年夜饭,是和家人团圆共度、亲情相拥的美好见证。27年来,虽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有变,大家团圆祈福的文化内核始终没有变!

昭通日报记者:谭光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春节 中国节 2024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