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党建丨红光社区:“四个强化”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3-10-10 10:22  来源:昭通新闻网

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红光社区距永善县城3.5公里,共有安置房47栋、16个居民小组,居住人口1380户5895人,红光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有党员125名,其中女党员26名、苗族党员12名、彝族党员5名。近年来,红光社区党委聚焦“四个强化”,整合各方力量,在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温馨家园”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红光新区,只见一幢幢地域风格明显的“小高层”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农贸市场、学校、超市以及绿化、广场、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搬迁群众满脸堆笑穿梭进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呈现出和谐幸福的生活气息。

2018年10月26日,永善县举行了红光新区开工典礼,时隔1年,2019年10月26日,102幢3601套房拔地而起,总建设规模30.35万平方米,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站等公共服务设施。2019年11月24日,永善县召开搬迁动员大会,随后,全县13个乡(镇)3542户14668人陆续搬迁入住红光新区。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红光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一方面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组织架构,全面摸排安置点党员信息,鼓励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充分参与基层治理。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支持,建设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年之家为一体的“五个家”党群新阵地,完善内部各项设施,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大力推动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全力服务搬迁群众。

在此基础上,红光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安置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将物业管理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引导搬迁群众自觉、民主、广泛地参与安置区物业管理,建立“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共建共治共住共享社区物业管理机制,全力打造“住得下、住得好”的美丽温馨家园。

强化机制引领 做实“红色账本”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红光社区党委建立搬迁群众基本信息、就医就学、转移就业等台账,实行“账本式”动态管理机制,推行“红黄绿”精细化兜底管理,建立“红黄绿”三类动态管理台账3196户,其中“红色”家庭户113户、“黄色”家庭户114户、“绿色”家庭户2969户,分类实施日访、周访、月访动态掌握群众基本情况,对有困难的群众给予及时帮扶,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同时,构建社区党委联系党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党建网格化管理,将16个居民小组划分为47个网格,按照“三定”(定干部、定区域、定责任)的思路,落实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精准精细管理。在此基础上,由社区党委统筹,先后成立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群团组织、老年大学、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此外,制定《红光社区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推行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将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改善、小区环境治理、公共服务配套等3大类26小类作为治理重点,每月召开一次“快乐积分会议”,群众可凭积分到社区兑换奖品,让文明善举量化,让“有德者有得”。

强化组织引领 开展“劳务输出”

“我现在上班的艺绒玩具厂离家很近,每天早上8点去,晚上6点回来,每个月能挣3000余元,关键是还有时间照顾在红光九年一贯制学校读书的女儿,太高兴了!”说起现在的生活,红光社区居民姚文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增加社区群众收入,有组织地转移劳动力,红光社区党委按照“五个一批”(巩固稳岗就业一批、对外转移输出就业一批、县内灵活就业一批、支持创业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兜底就业一批)就业帮扶的思路,加强与溪洛渡街道党工委、县人社局请示汇报和对接联系,在社区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站,设置2名就业信息员,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劳动力信息动态管理、岗位信息收集发布、劳动力转移输出、维权保障服务等就业帮扶工作。同时,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组织县内外企业到社区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近日,笔者看到就业信息员正在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登记个人信息、推介各类务工岗位,耐心讲解交通补助、岗位补助等就业创业政策,让搬迁群众对当前各地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有进一步了解。“社区就业服务站离家很近,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比较好,如有外出务工的想法,随时都可以去了解和报名,可选择的岗位实在太多了。”红光新区居民胡友均说道。

强化思想引领 做好“感恩教育”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5月18日,在溪洛渡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举办的“话传统 谈复兴 聚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中,县“五老”宣讲团成员、金江余晖志愿服务队宣讲员陈明应邀为搬迁群众开展感恩教育宣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加强搬迁群众在社区稳定生产生活,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红光社区党委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思想引领,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家园、过上新生活。

舆论引导,让搬迁群众牢记“恩从何来”。组建感恩教育宣传队分散到搬迁户家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政策等内容;依托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和楼栋长利用微信、QQ、广播、电视等平台,广泛宣传上级党委、政府工作动态,让搬迁群众知恩图报;利用每月群众大会、党员大会等,定期开展感恩教育,不断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树立自立自强,摒弃“等靠要”思想。

搭建平台,让搬迁群众深知“恩在何处”。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向搬迁群众讲过去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引导搬迁群众拿自家、本村历史和现状比一比,让搬迁群众深切感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召开“比幸福看未来”座谈会,由红光社区党委组织享受政府待遇的各类人群,讲政策、话增收,促平安,引导搬迁群众比收入、比幸福,谈致富经验,发挥致富能人传帮带作用,把搬迁群众的思想行动引导到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上来。

创新方式,让搬迁群众常怀“感恩之心”。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红光社区党委以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溪洛渡街道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县文旅局等单位对接,邀请本土书法家、摄影家为群众免费书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组织文艺团体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扫黄打非、民族团结、感恩教育等中心工作,编排《搬家》《幸福家园》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通讯员:黄桦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永善 党建引领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