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云南日报》今日刊发昭通7篇稿件

 2023-07-08 09:16  来源:微昭通

7月7日

《云南日报》刊发昭通7篇稿件

头版重要位置转二版2000字综述稿报道
《昭通市守牢底线精准施策——

全力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8版联动整版推出专题报道
《群众增收动力足 乡村振兴画卷美(聚焦)》
《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搬迁群众江群芳
——日子越过越幸福(故事)》
《核桃产业助农增收(见闻)》
《声音》
报道昭通市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
先导工程激活乡村新动能
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

同时
三版刊发稿件
《绥江——“半边红”李产业兴》
六版刊发稿件
《巧家县构建森林智能化管护体系

——精准监测森林火灾(见闻)》

具体内容如下↓

昭通市守牢底线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记者沈迅 蔡侯友

2020年以来,昭通市坚持把185.07万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常态化精准落实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措施,用好用足开发式帮扶、“防贫保”和兜底保障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千方百计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15%,今年上半年收入达7060元。

拓宽增收路径抓实动态监测
针对群众增收路径不清的问题,建立“三个机制”,抓实动态监测,做到户户有台账。
昭通市坚持把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中心任务来抓,围绕全市“产、城、人”3篇文章,建立起领导、调度、考核“三个机制”,推动增收责任落实。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一把手”负总责,压紧压实市县乡村责任保增收。聚焦就业、产业、财产等重点,以农户为基本对象,深入开展“户户清”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农户增收家底。共建立监测网格2.5万个,5.5万名干部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排查监测。41.8万户脱贫户和5.53万户“三类对象”户户建立台账,综合分析资源资产、收入结构、增收渠道等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清单和措施,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施策、一户一策。
围绕“四项收入” 深挖增收潜力
针对脱贫群众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昭通市抓实分类施策,深挖增收潜力,做到户户有支撑。
按照全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昭通围绕增加脱贫群众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四项收入”,全力打好脱贫人口增收“组合拳”。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家庭,制定出台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奖补办法,设立1.8亿元贴息资金和9000万元奖补资金。全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00家、专业合作社7244家,致富带头人2.5万人,“双绑率”提高至93.6%,联农带农机制更加健全、效果更加明显。
对有劳动力的家庭,采取提高劳动力组织输出、省外输出、技能输出和延长务工时长“三提高一延长”措施抓实就业促增收。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2023年以来,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93万人,较2022年增加2.4万人,一季度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工资性收入3080元,同比增加36.6%,全市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率分别达到86.9%、89.19%、92.18%。
对有资产资源的家庭,通过国有平台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平台统一运营管理,盘活经营性扶贫资产50.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三块地”140.8万亩;对无收入来源的家庭,在用好用活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创新设立政策性防贫保、医疗惠民保实施兜底保障,有效防止3.5万户家庭返贫致贫。
紧盯“三大支出” 管好增收口袋
昭通市大力倡导“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制定农村宅基地及建房管理45条措施,有效管住农村建大房子的行为;深入开展治理农村大操大办促进农民节支增收专项行动,以村规民约方式约定礼金、桌数、菜数等控制上限,坚决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2022年全市农村群众户均礼金支出下降21.5%。编制发放农户理财手册,探索出台金融优惠政策,为脱贫户授信放贷、当家理财,引导脱贫劳动力返城不返乡、进城买房变市民。大力倡导节支增收理念,控减建房、人情、医疗“三项支出”,帮助群众管好“钱袋子”。全市制定出台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移风易俗指导意见,从建房子、办酒席、送礼金管起,让群众卸下攀比心理、放下人情包袱。创新设立政策性兜底“防贫保”和普惠性医疗“惠民保”,为特殊困难群体上了“双保险”。
坚持问题导向 做到户户有包保
针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抓实结对帮扶,做到户户有包保。围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重点,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包保机制,37名市级领导挂县联乡包村,3803名队员驻村帮扶,4.3万名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农户14.3万户64.24万人,帮助群众理思路、找出路,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群体2022年已消除7.01万户30.06万人,今年计划消除5.2万户24万人,明年将彻底消除剩余的2.09万户10.18万人。
抓好“三个创新” 激活增收引擎
针对脱贫群众发展路径、兜底保障、示范引领等问题,切实抓好 “三个创新”,激活增收引擎。

昭通市创新政策管理新模式,严格把控项目规划及资金投向,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2023年昭通全市规划项目417个,规划总投资60.73亿元,项目规划更加聚焦精准。创新设立“双保险”兜底,确保群众收入稳定。设立政策性防贫保险、防返贫基金、“昭通惠民保”等,对无业可扶、无力致富的低收入群体兜底保障,2022年度赔付4950万元,有效防止15234户返贫致贫。创新试点示范建设,确保示范带动促增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实验示范村庄,通过借鉴、复制、推广,目前已完成打造并投入运营4个、在建41个实验示范村庄。到“十四五”末全市将建成实验示范村庄100个,辐射带动建成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带动脱贫群众增收。

【聚焦】
群众增收动力足 乡村振兴画卷美

记者沈迅 蔡侯友

6月的昭通,山川叠翠,绿意盎然。从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到昭通苹果产业基地,从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到彝良县云中苗寨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一项项稳就业促增收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一个个富民强村产业展现生机活力,一座座和美宜居村庄绽放新颜。
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昭通市坚持把185.07万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抓实就业帮扶,发展富民产业,培育乡村业态,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

昭阳区靖安安置区香葱种植基地。

蓝天白云下,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香葱产业基地满眼皆绿,机耕路、供水渠、喷灌设施一应俱全,百余名务工群众有分工有合作,补苗、除草、松土,拔葱、分拣、装箱,忙得热火朝天。“在家门口的香葱基地务工,每天的工资在80元至120元之间,实现了照顾家庭、务工增收两不误。”从永善县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群众李生贵高兴地说。
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通6个县区的偏远山区搬迁群众4万余人。为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在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香葱产业基地2000亩,帮助500余名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务工增收。
除了香葱产业外,靖安安置区周边还布局了蔬菜大棚3000个、中药材基地1500亩、临街商铺4.9万平方米、就业帮扶车间2.5万平方米,开发公益性就业兜底保障岗位1379个,全力促进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安置区有劳动力22382人,已就业21441人,其中就近就业3200余人。”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朱荣明说。
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有8.26万户35.47万人,外出务工是促进搬迁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为让搬迁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昭通市紧扣群众增收主线,先后在8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设立30个就业创业服务站,强化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深化与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劳务协作,千方百计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目前,全市19.71万搬迁群众转移就业18万余人,务工收入占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的79.53%。
作为我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农村劳动力有30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5万人,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在250万人以上。稳住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稳住了全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的基本盘。近年来,昭通市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促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目标,市外构建“地域协作+行业协作+企业协作”的劳务协作体系,市内搭建“劳务企业+服务站点+基层网格”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想转能转、应转尽转、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93万人,较2022年增加2.4万人,一季度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工资性收入3080元,同比增加36.6%。通过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定制式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技能劳动力达56.03万人,技能劳动力年均收入较普通劳动力增加1.2万元以上;打造“昭阳建工”“金江船员”等劳务品牌18个,从业人员达32.17万人。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
夏日午后,走进昭通超越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数万亩集中连片种植的矮砧密植苹果长势喜人,不时可见来自周边村社务工群众拉枝、除草、整理果园防雹网的繁忙身影,正处于果实膨胀期的红露、华硕等早熟苹果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苹果的芳香。
作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标准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园,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自根砧矮化密植技术,高标准打造10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全园安装果树稳定格架、防雹减灾网,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使用成套的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设备,成为引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我家承包管理90亩果园,还负责管理果园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转费等,每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昭阳区永丰镇新民社区村民孔令昆高兴地说,他把家里的几亩土地流转给昭阳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苹果,又从公司承包了90亩果园来管理,公司以每年每亩650元的标准支付托管费,农忙时节他还要聘请七八个工人来帮忙,他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
为延伸苹果产业链,昭阳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在苹果基地配套建成4万吨苹果保鲜气调库、1000吨保鲜气调试验库、每小时20吨苹果智能分选线。每年苹果采收高峰期,开叉车的务工村民有20多人,在分选车间务工的村民有300多人。“我在苹果分选车间上班3年多了,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带班小组长,丈夫在园区开叉车装卸货物,我和丈夫每年的工资收入超过6万元。”说起苹果产业带来的增收机遇,新民社区村民孔维艳满心欢喜。
苹果产业是昭阳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昭阳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对产业经营主体开展基础设施支持、银行贷款贴息、联农带农奖补等,培育壮大苹果产销重点企业81个,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73万亩,苹果总产量85万吨,综合产值90亿元。
昭阳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昭阳区苹果产业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联动发展新格局,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动就业等7种联农带农促增收方式,带动农户11.7万户45.6万人增收,其中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8万户72万人,户均收入达7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8万元以上。”
昭通是农业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种类繁多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孕育了丰富多样、品质优良、四季飘香的农特产品。近年来,昭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六大高原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3个、特色县2个。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4亿元,产业增加值256.02亿元。
目前,通过建立完善产业联农带动促增收机制,全市农业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对象”44.31万户,覆盖率100%;853个企业、1685个合作社与41.39万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对象”建立了“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双绑”覆盖率达93.6%,高原特色产业夯实了脱贫群众增收的硬支撑。
先导工程激活乡村新动能

昭通市欢送外出务工群众集中返岗。彝良县“云中苗寨”咖啡屋。
月亮广场、苗寨新韵、民族文化墙,看得见的乡愁令人流连忘返;云中山居、花园餐饮、云中咖啡厅、百米烧烤长廊,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作为昭通市首批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之一,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大苗寨村民小组盘活村庄资源、变身“云中苗寨”、迈向“美丽经济”,全村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实现新拓展。
“刚刚结束的苗族花山节期间,‘云中苗寨’3天时间实现营业收入33万元,乡村新业态发展渐入佳境。”彝良县“云中苗寨”乡村职业经理人柏令介绍,除了他是来自彝良县龙街乡的外乡人外,“云中苗寨”运营管理团队20余人全部都是本村人,每人月工资在2800元左右。自去年5月开园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10万元,带动苗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
“云中苗寨”是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的一个村民小组,现有苗族123户574人,其中脱贫户有108户503人,曾是昭通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巩固脱贫成果最难、返贫风险最高的自然村之一。2021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当地党委政府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从乡村环境整治入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业态培育、基层治理等工作,着力打造“云中苗寨”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培育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昭通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百千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要求,突出脱贫人口集中区域,紧扣脱贫群众增收主线,以脱贫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为基本单元,充分考虑其区位、资源、产业、文化、人口等因素,按照党建引领、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干部规划、群众主体的总体思路,率先打造了“云中苗寨”“云中乐谷”“坝上花海·七彩坝塘”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
“3个先导工程开园运营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营收400余万元,带动442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昭通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昭通市在推进先导工程建设中,坚持把脱贫人口增收作为主攻方向,采取“党支部+先导工程+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加工作坊,植入民宿、咖啡馆、便利店、餐饮店等经营业态,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业态。
一个个实验示范村庄不断涌现,一幅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昭通大地正深刻演绎着以乡村面貌之变、产业形态之变引领群众思想观念之变、社会文明风尚之变、农村发展格局之变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市先导工程已开园运营4个、完工8个、正在建设33个,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实验示范村庄100个,辐射带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

【故事】
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搬迁群众江群芳——日子越过越幸福
记者沈迅 蔡侯友

昭阳区靖安安置区。供图

一大早,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惠民社区搬迁群众江群芳把孩子送到家门口的幼儿园后,步行10多分钟,就来到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的君子兰服饰制衣厂上班。一年多来,丈夫刘正堂外出打工,江群芳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能挣钱补贴家用。
“务工增收有奔头,日子越过越幸福。”从彝良县钟鸣镇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生活的江群芳高兴地说,安置区君子兰服饰制衣厂主要生产校服,作为熟练工,她每月工资有5000多元。
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通市6个县(区)的搬迁群众4万多人。2019年12月,首批来自昭阳、彝良、大关、永善4个县区的1000户群众率先搬迁入住,江群芳一家5口人也欢欢喜喜搬进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靖安安置区生活环境好,就业、就医、孩子上学都很方便。”江群芳说,从搬家入住到就医就学,再到务工就业,每个环节党和政府都考虑得很周到。安置区党工委就业服务站介绍她到制衣厂上班,安排丈夫刘正堂到就业服务站做信息采集员,还免费组织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训,刘正堂通过培训获得了从业合格证。
去年春节过后,刘正堂辞去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的工作,带领安置区30余名年轻人到四川成都的家具厂务工。今年3月,经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牵线搭桥,刘正堂又组织了10余名年轻人到广东珠海打拼,主要在建筑工地从事粉墙的工作,平均每天有五六百元工钱。
和刘正堂一样通过参加安置区组织开展的免费就业培训,获得劳务经纪人从业合格证的搬迁群众有45人。如今,这批劳务经纪人已经从普通的劳动力,成长为有组织能力、熟悉就业政策、市场敏锐性强的务工能人,他们领着亲朋好友及安置区劳动力走出家门去奋斗,共带动600余人外出务工、就业增收。

“现在大儿子读高中,二儿子明年要上小学,我和丈夫商量好了,要努力打工挣钱,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江群芳信心满满地说,“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建起了新家园,我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新生活。”


【见闻】

核桃产业助农增收
记者沈迅 蔡侯友
核桃油、菜籽油、核桃仁酱,各式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冷榨黑桃油生产线、浓香菜籽油生产线、全自动灌装生产车间,标准化厂房及先进生产工艺令人耳目一新。近日,记者在昭通市鲁甸县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看到,年产500吨冷榨核桃油和2500吨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行,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里各式设备有序运转,身着工作服的技术员们各司其职,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鲁甸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位于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解决安置区近4万名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的产业支撑项目。2021年8月,鲁甸县聚焦全县85万亩核桃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引入本土油脂精深加工企业云南一品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启动实施冷榨核桃油和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为促进全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注入新动力。
“我们建立了核桃油、菜籽油、灌装车间3条生产线,核桃油年产能达500吨、核桃仁需求量1500吨,菜籽油年产能2500吨、菜籽需求量8700多吨。”云南一品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文兰介绍。相比传统热榨生产工艺,冷榨物理压榨技术生产的核桃油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常温存储时间更长。榨油季将从9月中旬持续到12月中旬,在剥壳、分拣等人工环节的用工量将达到9000余人次,至少可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18万元。
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鲁甸县聚焦高原特色产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先后引入一品福、鲜意浓等核桃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鲁甸,助力全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采用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务工等方式,带动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就近就业增收。

“核桃产业是富民强县增绿的生态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鲁甸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全县共发展核桃产业85万亩,产量达3.74万吨,产值达6.3亿元,涉及农户9万户36万余人,覆盖脱贫户1.3万余户4.9万余人。


【声音】

记者沈迅 蔡侯友

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讲,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如果不拓展乡村新的经济空间,仅仅依靠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来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非常困难的。现在,脱贫地区群众收入一产占比仅20%多,接近80%的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短期靠就业,长期靠产业。广大乡村有大量的闲置资产,要千方百计把村庄闲置资产盘活,引入城市动能,从改善乡村环境入手打造乡村热门打卡点,培育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 李小云

这几年,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沈家沟村家家户户住上新楼房,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不管是用水用电、就医就学,还是村庄人居环境、村民的思想观念,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美丽村庄好风景还带来了好“钱景”,不久前举行的沈家沟樱桃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到村里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美食,寂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乡村旅游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村第四村民小组组长 罗能早

昭通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全市630万人口中农村劳动力有305万人,近三年来常年外出务工250万人以上。昭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坚持“有组织”输出,让群众能就业;坚持“有技能”输出,让群众好就业;坚持“有品牌”输出,让群众高质量就业;坚持“有服务”输出,让群众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市105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93万人,19.71万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以上,务工收入占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的76.53%。

——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盛义

我是沈家沟村的肉牛养殖大户。2014年,我只养了14头牛,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我租用了村集体的养殖场,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余头,带动83户村民养殖肉牛,其中脱贫户有32户,效益最好的一年实现收益60多万元。接下来我将一门心思研究肉牛养殖和管理,带动更多村民养殖肉牛,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村养牛致富带头人 李章贵

绥江——“半边红”李产业兴

记者 沈迅 谭必丽

眼下,昭通市绥江县金沙江沿岸山坡上的10万余亩“半边红”李子陆续成熟,在新滩镇鲢鱼村、石龙村等主产区,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输、销售。
绥江县是有名的“李果之乡”,李子产业覆盖20个行政村,果农占全县农业人口的70%。由于李子果实向阳面呈紫红色、背面呈绿色,故名“半边红”。2019年,绥江县“半边红”李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近年来,绥江县大力推行“党支部+”的运作模式,整合15个直销直采及电商销售企业、59家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了托管经营、“土地流转+劳务收入”、“生产要素入股固定分红+二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半边红”李子产业成为富民强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绥江县在连片完善果园产业路、采摘道、沟渠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松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闯市场,推动“半边红”李子产业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管理、品牌化发展。
同时,选派了78名农技人才下沉服务当好护李员,持续开展春护花、夏护果、秋护枝、冬护肥四季管护行动,实现5个镇20个“半边红”李子主要种植村跟踪管护全覆盖。组建1个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启动实施“云南省绥江县水果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汇聚省、市、县三级科技人员力量,攻克了一批优选优培关键技术,助力李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绥江县已建成万亩连片种植基地3个、千亩连片种植基地6个。今年,全县“半边红”李子鲜果产量将达到7万吨以上,预计实现总产值4亿元,果农户均收入将达到3.5万元以上。

【见闻】

巧家县构建森林智能化管护体系——精准监测森林火灾

记者 沈迅 张云萍 颜微 陈国英

当黎明的曙光洒进密林,护林员已穿戴好设备准备开始巡山。他们经过的每一个轨迹,都会实时传输到巧家县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的平台上。
“这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跟踪预警,只要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就能第一时间通知护林员到实地核查,遏制火情蔓延。”巧家县国有林场副场长张松指着大屏幕介绍。
为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推进智能化管护体系建设,日前,由中国保利集团投资800万元援建的巧家县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及数据库建设一二期项目已在巧家县国有林场投入使用。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围绕数据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立体感知体系、综合管理软件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建设了一套上下联通、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项目全部建成后,将通过“空、天、地、人”的有机连接,实现全县森林草原防火科学规范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覆盖率,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
由于巧家境内山高坡陡、地貌复杂,防火期天干物燥、林下可燃物载量大,森林草原防火监测系统薄弱。县级21个高点林火监测点及市级实施的18个高点林火监测点的建成,打破了人工巡山的局限性,基本覆盖全县所有林地,实现了高精度、智慧化的数字监测。同时,前端监控摄像机配备了热红外、可见光两种传感器,通过高灵敏度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分析,可以自动识别监测范围内的热源和烟雾,准确监测森林火情火灾,一旦发现火源或烟雾将自动抓拍、录制视频,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后,准确定位火情具体位置。
“防火监控系统安装后,巡山护林有了目标,还能及时发现火情并迅速处理。”护林员王朝柱笑着说。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的投用,让大白路森林防火检查站实现了从“人防+初步的技防”到技防引领人防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测火情也更加精准。通过护林员智能巡护App,可以定时上传护林员实时轨迹和巡护中发现的问题,还能实时获取当前位置、第一时间上报火情、指挥防灭火工作,实现防灭火工作智慧化、规范化。

来源:云南日报沈迅 蔡侯友谭必丽张云萍 颜微 陈国英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