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磅礴走泥丸” ——昭阳区青岗岭乡大营村驻村工作队工作回眸

 2023-06-06 11:1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虽然洒渔河边的柳枝已染新绿,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还有阵阵寒意。打开电脑想翻几张照片给驻村工作队员李路做资料,却记不起是什么时候拍摄的,就只能从所有文件夹里一张一张地找。不觉间就翻出了两年来的各种照片,有生活记录的、有工作入户的、有资料存档的……

马黎好年轻、周周好帅、超超还不算胖、李拓好青涩、涂淦还在留着长头发,包括我,其实也还算精神。于是,我把大家的照片分发给他们留作纪念,因为在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大营村的串户路上,曾经留下过他们奋斗过的脚印。

看到照片,大家聊起了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才发现两年间都经历了那么多。

突然感觉两年时间,过得好快,快得来不及欣赏春花秋月,快得来不及择日欢聚……云南建投集团驻大营村工作队又要换新队员了。

2021年5月28日,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换,他们完成了在大营村2年的驻村任务,重新换来了3位新队员,他们给我的印象一看就是从大学校园里刚走出来的。

大营村第一书记李周,来自云南建投安装公司,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公认“最帅”的驻村第一书记。

何志超,来自云南建投总承包公司,昆明学院毕业,来驻村的第二天就要结婚了。

涂淦,来自云南建投设计院,泰国研究生毕业,留着个很有造型的头发辫,一看就是个来自城里的人。

说真的,他们来到乌蒙山深处的这个偏僻小山村,能否在大营村坚持得住2年,我当时是很有疑问的。

因为大营村人口多、工作量大,村情相对复杂,特别是冬天气候干燥寒冷,饮食习惯和简陋的住宿条件等都是他们要面对的。

好在前任驻村第一书记马黎已经基本习惯了大营村的环境,给几位新来的队员从饮食住宿、工作环境上作了些“特殊”考虑,好让他们尽快融入大营村的工作节奏中来。

工作队来的第二天,我就领着他们入户开展工作了,那次是协助医保局工作人员激活医保卡,我跟李周和涂淦大概讲了一下情况,就通知村民小组长把需要激活医保卡的村民组织到鱼脊小学门口,我们配合工作人员做好讲解和维持秩序。

驻村工作队员到户开展民政工作入户调查。

当时人太多,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李周和涂淦就用自己的手机注册后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帮助激活。大家从早上一直干到下午,这就是他们第一天的驻村工作。

在创文创卫工作中,当时为了清除村庄内所有“假乱俗”小广告,在马黎的带领下,村“两委”、工作队分组出动,驻村工作队队员也带上锤子剪刀木棍,加入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从村头到村尾,得把所有“假乱俗”小广告全部清除殆尽。当然,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清除“假乱俗”小广告只是一小部分,日常保洁更是常态化工作。每次开展村庄卫生大扫除,驻村工作队队员总是冲在最前面,从大扫除方案议定到实际卫生清扫执行、保洁员考核管理,都有他们参与的身影。在人居环境和政策宣传院坝会上,驻村工作队队员用入乡随俗的方式与群众打成一片,把各项政策精神向老百姓讲深讲透。

为推进户厕改造,工作队队员积极参与走村串户,对大营村户厕和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在户厕建设过程中,驻村队员到村民家中指导化粪池建设,确保达到粪污处理目标。

在村庄绿美行动中,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地加入到了大营村生态修复和绿美行动中来,并从党建上下功夫,带领志愿者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绿美行动3次。

驻村工作队不仅立足做好当下工作,在大营村的教育上积极帮助思考,带着村“两委”一起建设图书馆,为村子里的孩子提供免费借阅科普宣传图书。还把青岗岭乡的部分学生引荐到云南建投技工学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引领大营村青少年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当下最重要的是防返贫监测帮扶。两年来,队员们积极参与入户走访、收入核算、会议研判、政策帮扶等工作,随时都是顶着霞光上路,披着星光回来。聚焦大营村建档立卡脱贫户521户2322人、三类对象67户232人,哪些家庭是因病因残因学导致困难的,他们会第一时间摸清情况,争取政策帮扶;哪些家庭是因就业问题而导致收入不够的,他们会衔接就业单位,推荐就业岗位……工作队先后协调解决住房保障问题3家,完善饮水问题2次,共劝返辍学学生6人;对接云南建投集团资金奖励困难家庭大学生35人,发起大病家庭救助5家;通过每年2次技能培训,每年衔接各用人单位劳务输出300余人,有效地帮助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牢记使命,不忘初衷。

作为共产党员,驻村队员除了在工作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外,还积极带领大营村的党员同志共同学习,把讲党性、强纪律、顾大局深入人心,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带入群众中去。2年来,共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8次;带领大营村党员和村“两委”人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9次;带领村“两委”定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业务培训12次。

时间很快,快得连计划的很多事都还没有去做;时间很长,长得连经历过的很多事都数不过来了。他们不属于大营村人,但已成为了“大营村人”,或许不亲身经历过,是不会清楚其中的辛酸与苦涩。

不属于大营村的还有马黎,那个在大营村挂了2年第一书记后逐步成长的年轻人,也是那个去掏水池淤泥被蜂蜇肿眼睛的城市人。其实他也应该算到驻村工作队里去。因为他们前后一起来到大营村驻扎,差不多一起离开。

前后一起离开的应该还要算上拓拓,虽然他在大营村的时间不长,但他曾担起了大营村一年多的民政业务工作。因为工作扎实可靠,他被上级部门从村上调到乡上,再从乡上调去区上,听说要被送去上海培训了,相信他今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在这个洒渔河岸柳枝葱郁的时节,他们几个就要离开大营村这片土地了,要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去。在大营村历届工作队中,他们几个应该是最年轻的一批。因为年轻,所以有活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有些选择更多的是偶然,你不知道其中会遇到哪些人、哪些事,只有懂得生活的五彩斑斓和酸甜苦辣,才能更好地认清生活,让生命更具有张力。

在乌蒙山区深处的大营村这个小山村,他们用心地来过,正如毛泽东同志写的“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大营村虽然地处偏僻,但这里的大山大水也蕴藏着时代的回音,养育着千千万万勤劳勇敢的人,锻炼着每一个干事创业的追梦者。

通讯员:马永让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党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