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时光丨迤那村的幸福“三部曲”

 2022-10-20 10: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金秋时节,沿着笔直干净的公路走进昭阳区苏家院镇迤那村,只见金色稻田里稻浪滚滚,绿色菜地里农民忙着锄草,五颜六色的野花上莺飞蝶舞,一幢幢漂亮楼房倚靠青山……伴随着香甜的苹果味,如同穿行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中,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

“迤那”是彝语,意思是一个大大的美丽的坝子。曾经的迤那村,基础设施差、经济条件落后,群众挣扎在贫困线上。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1.2万名迤那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不屈不挠地战贫困、谋幸福。如今的迤那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省级美丽村庄,成为人人羡慕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红苹果奏响致富曲

仲秋时节,走进汉朔苹果种植基地,果香诱人的红苹果缀满枝头,工人正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苹果,这些红苹果即将被装箱运往上海、北京等地。

秋天的迤那村被苹果包围着,大大小小的果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苹果,一派繁忙景象。

苹果与迤那村有着不解之缘。迤那村位于昭通城西南部18公里处,四面环山,坐落于坝子中间,年平均日照1902个小时,年平均气温11.7℃,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土壤中硒含量丰富,具有种植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迤那村村民地里附带种植几棵苹果树,或是自己吃,或是拿到市场上零售是一种常态。迤那村如何成为苏家院镇苹果产业的中心区域,还得从村里的苹果种植大户、技术专家郎平勇说起。

1996年,郎平勇在自家的4亩地里开始种植苹果,通过不断摸索、学习,改良技术,苹果产业越做越大;2006年,注册成立了集科研开发、技术示范推广、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建设的“昭通苹果庄园”,成为云南省批准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农业庄园之一,“鲜满园”品牌更是成为省名优品牌。郎平勇的成功无疑给在观望徘徊的村民打了一剂“强心针”。

前些年,昭通市委、市政府把苹果列为全市六大产业之首,致力打造“秋韵昭通·苹果之城”。随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昭通苹果的市场逐渐打开,迤那村村民开始规模化种植苹果。

迤那村26组的苹果种植大户李官生曾在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担任十几年的技术指导。“你看,这个颜色和果形都安逸得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邻居展示自家的苹果。李官生在苹果种植基地上班,同时忙着扩大自家的苹果种植面积。对于苹果种植带来的好处,他笑着说:“昭通人要致富,就要种苹果树。”今年,他家种植15亩苹果,预计有12万元的收入。

除了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苹果,迤那村成为企业争相投资的热土。从2013年开始,海升、东达、喜浪、汉朔、瑞景等规模化、现代化苹果种植示范园先后落地迤那村。昭通市汉朔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俊说起选择在迤那村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原因时告诉记者:“除了迤那村有规模化种植苹果的空间,当地政府和村民对外来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投资环境好,并且我们想为迤那村的脱贫出一份力。”

企业的入驻不仅给周边农户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帮扶,还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新的种植技术和理念为迤那村培养了大批苹果专业种植人才,同时解决了部分群众就近就业难题,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村民刘关英来汉朔苹果基地工作之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洗衣、做饭、带娃是她生活的全部。在基地工作5年多,从修剪树枝到施肥打药,现在都由她来统筹负责,她已经成为了一名苹果种植专家。

近年来,迤那村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规划,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把苹果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创建绿色生态、标准规范的苹果种植示范基地。迤那村现有绿健等苹果种植、销售企业1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其中苹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23家;有2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已投产0.9万亩,年产量达1.45万吨,产值达1.66亿元。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0.95万亩,示范带动农户自种0.3万亩,全村苹果产业从业人员0.3万余人。

苹果产业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村民通过苹果种植、果园务工、苹果加工销售、果园观光服务业等渠道,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0.4%下降到2020年的0.03%。

2020年,迤那村被评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文明村庄奏响和谐曲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芳香,走进迤那村孔家营自然村,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漂亮又大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庭院里的花正艳树正绿,毫无秋日的萧瑟,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正在家门口追逐玩耍的两个3岁孩童,看到记者便高兴地指着自家的房子说:“这是我家的大房子,来我家吃饭呀!”纯真的笑容、热情好客的民风让人倍感温暖。

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村民外出务工,群众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迤那村党委书记臧庆石说:“群众开始有存款了,在上级政府的指导、帮扶下,2014年开始以金家坪子自然村为试点,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拆除危旧土房,统一建成两层半的砖房。”

看着金家坪子整齐划一的建设,村民们想改善住房条件的热情被“点燃”了。迤那村党委紧抓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遇,根据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对群众的建房进行科学有序地规划、管控,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了孟家营美丽乡村示范点、砖城美丽乡村示范点、孔家营云南省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示范点,3个示范点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个村庄的建设质量和水平。2019年,迤那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

2020年,迤那村以全国文明村评选活动为契机,按照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从思想引领、精神风貌、人居环境、基层治理入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转变群众生活生产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组织群众开展操家理务培训,带领群众清垃圾、修沟渠、清“三堆”(草堆、粪堆、柴堆);聘请护路员19人、保洁员30人,定点定时负责村庄内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全力推进户厕改造,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在全村的住宅旁进行绿化、美化,让群众居住在优美、清新的环境中。

美丽乡村要塑形,更要铸魂。为了进一步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世界,迤那村新建了7个村民活动场所,组织群众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村民们在满足吃好穿好的同时,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臧庆石说:“每天傍晚村里面都很热闹,村民们沿着昭璞绿道散步,广场上唱歌跳舞,到足球场上踢足球……”

每天吃完晚饭后,58岁的蒋仕富都会拉着音箱来到广场上唱歌、跳舞。“这样的幸福生活,以前根本不敢想。”蒋仕富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对于迤那村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乡村振兴奏响奋进曲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国家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迤那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水、电、路得到全面提升改造,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村民实现了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生活品质的转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擘画更大的富民强村蓝图,迤那村“两委”又有了新的思考。

迤那村地处“昭鲁一体化”经济圈核心区,“乐洒苏苹果旅游观光带”最上游,距昭通市、昭阳区打造的“苹果庄园”“葡萄庄园”“木瓜林贡米庄园”均在1公里以内,凤苏路、昭璞绿道穿村而过,拥有白虎山旅游景点、昭阳·阿鲁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有着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

臧庆石说:“我们规划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民宿,发展休闲旅游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乡村富得起来,留得住人。”

李官生的儿子李清松,原本在外务工,看着村里的发展变化,选择回到农村和父亲一起种苹果。他打算利用自家的苹果产业打造观光农业,为迤那村发展尽一份力。

迤那村紧抓时代机遇,借势而上,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精神文化生活日渐富足,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在迤那村徐徐展开。

实习记者:田朝艳  图片由迤那村委会提供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