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我市召开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彝良县专场)

 2022-05-25 20: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彝良县专场

发布会现场

5月25日上午,昭通市召开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该场为彝良县专场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主持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昭通市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之彝良县专场新闻发布会”,这是昭通市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发布。

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彝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正顺;

彝良县发改局局长李家洪;

彝良县工科局副局长黄清毅;

彝良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彭蓉;

彝良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定贵;

彝良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范厚凯;

彝良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魏传荣。

应邀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昭通发布、微昭通、昭通市人民政府网、彝良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主发布人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彝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正顺作发布。

新闻发布

彝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正顺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受郑磊书记和陈霖县长委托,我谨代表彝良县委、县政府对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彝良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彝良县全力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专项行动,努力打造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着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洁型“四型”政府,以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彝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近两年来,全县累计引进重点企业22家,带动就业9.47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63万户。今年一季度,全县GDP完成20.61亿元、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2亿元,增长97.63%;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718万元,增长29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亿元,增长8.58%。在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彝良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发挥了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扛实营商环境工作责任。全市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两个专项行动动员会后,彝良县按照早部署、早落实、早见效的工作要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责任体系,形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为县域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门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的系列文件,成立了专项办公室,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确保工作有效、有序地推进落实。

二、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依法放权、全面授权为目标,实现“应进必进、进必授权”,坚决杜绝人进事不进、授权不到位等“体外循环”的现象,促使更多行政审批事项授权到政务服务大厅,方便群众集中办事。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梳理37个县级单位和16个乡镇、街道)权责事项6977项。截至目前,38家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梳理监管事项976项。编制彝良县第一批“四办”清单,涉及政府各部门(单位)政务服务“马上办”事项494项、“网上办”事项133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317项。

三、创新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一是扎实推动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建成以县政务大厅为核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党群服务站为基础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和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业务进驻大厅。二是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措施,聚焦“一窗、一网、一次”建设,对现有的86个服务窗口进行整合、归并,梳理限额以下投资建设类项目审批3项和商事登记54项,实现“只进一扇门”受理,为“政务一张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优化首席代表运行机制。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查、办结、发证等权限授予窗口首席代表,用制度建立起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100%。四是压时限、简流程、提效率。今年全县“四减”事项共121项,其中,减环节76项,环节平均压缩45.45%;减材料41项,审批材料平均减少43.44%;减时限79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6%,新办纳税事项由原来的1-2个工作日简化为半小时内办结。水电气报装取消“申请书”,居民用户、小微企业电力实现零成本接入。企业开办、简易注销95%以上的事项可以通过网上直接办理,90%以上的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的查封、注销、异议登记实现即时办结,“只跑一次”基本实现全覆盖。五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2条措施,为人才落户、项目保障、涉企执法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保障。实施融资、涉企收费、政务诚信、公共资源交易、第三方评估等五大领域专项治理,持续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资源、资本畅通供给,“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

四、搭建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坚持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推进“税银互动”,搭建对接平台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1-4月份,全县新增企业贷款13家2.35亿元,中小微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上半年,彝良县新增市场主体3176个,注册资金13.67亿元。其中:新增企业273个,注册资金9.84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注册资金0.54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2869个,注册资金3.29亿元。严格落实各项减免降费政策,年均减免各项税费1.12亿元,市场主体明显增多,市场活力持续激发。

五、亲商稳商,为企业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在完善功能、提升档次、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先后引进领秀国际、水墨彝良房地产企业,城镇化进程步伐持续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进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建成县第二、第三幼儿园和炳辉小学,有序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通过持续完善城镇配套工程,大力开展创文、创卫及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六、聚焦信用,严惩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一是加快推进“信用彝良”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和各行业领域诚信建设,创建“信用彝良”专题专栏,制定和印发了《彝良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全县51家成员单位在省平台报送信用信息260万余条,其中双公示信息8万余条,信用承诺信息200余条,信用信息逐步实现共享。二是加强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保障。截至目前,依法处理阻工案件1起,寻衅滋事案件52起,对破坏投资环境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三是快审快结破解执行难题。截至目前,县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36件,执结27件,结案率19.85%,执行到位263.88万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人、公开被执行人211人、限制高消费10人、司法拘留1人。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下一步,彝良县将按照中央、省、市部署,以审批网格化、服务自主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结合线下窗口服务,对标一流,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用为企为民服务的“真心”换取百姓办事的“舒心”,奋力擦亮“彝良办事不用求人、彝良办事依法依规、彝良办事便捷高效、彝良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在努力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优质天麻产业基地中,交出一份不负使命、不负人民的彝良答卷!

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张正顺常务副县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回答记者提问


昭通新闻网 编辑:

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着力打造好企业投资“软环境”,对引进企业投资兴业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彝良县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服务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彝良县发改局局长李家洪

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项目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企业投资能够为彝良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在当前省、市都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下,以“双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当好企业“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既是我们工作的需要,更是我们发展的需要。

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我们对项目备案管理服务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做实窗口服务。县发改局选派两名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布窗口服务电话,制订项目备案服务宣传手册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供企业查阅了解,为企业提供项目备案咨询、答疑、办理等便捷服务。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针对企业投资项目情况不清、办理流程不懂的问题,不定期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培训,积极指导企业梳理完善项目基本信息,确保项目备案信息规范完整,项目备案能够即时办结。

三是坚持“即时办理”。坚持项目备案管理服务“即时办理”,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资料和费用,指导企业做好项目备案信息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规范录入,即时认真审核项目备案信息,确保项目备案管理服务事项快速办结。截至5月初,今年县发改局共为企业办理备案项目45个。

四是主动跟踪服务。提前介入了解招商引资、企业意向投资等重点项目情况,主动与县直各行业审批部门沟通对接,指导企业将项目前期涉及审批事项在项目备案阶段统筹考虑,尽可能避免项目前期工作报件不匹配造成反复修改和“走弯路”的现象,有效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限。项目开工后,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项目施工一线,了解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梗阻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协调县直行业部门和乡(镇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措施建议,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回答完毕,谢谢!


北纬29度 编辑:

请问彝良县在招商引资中,作为主责部门是怎样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推动项目落地的?

彝良县工科局副局长黄清毅

非常感谢媒体记者对我们的关心关注。今年以来,彝良县谋划招商引资储备项目39个,总投资340.5亿元。一季度已实现签约项目5个,协议引资21.7亿元;完成市外到位资金9.4亿元。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项目引进方式多样

(一)明确重点任务,开展“一把手招商”。充分发挥“一把手”招商规格高、决策快、效率高的特点,今年,已开展一把手到省外招商活动3场次,会见客商39次,洽谈项目12个,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6个。

(二)明确重点区域,实行“小分队招商”。结合我县成立的7个产业招商专班,抽派优秀年轻干部16人,成立5支招商小分队,分赴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昆明重点区域,按照每月不少于两次定期开展外出招商。  

(三)明确当前形势、探索“新办法招商”。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招商工作面临“政府出不去、企业进不来”的情况下,彝良县通过微信视频、腾讯视频会议等新媒体平台,同3家企业开展线上洽谈6次,初步达成合作意愿项目1个。

二、项目落地多措并举

(一)强化园区建设、搭建项目落地平台。围绕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快“一园五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筑巢引凤,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平台。

(二)强化项目包装、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每个项目都经过产业部门初选、要素部门筛选、专家组评选、分管领导精选4道程序,同时县财政按照每年3000万元预算,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三)强化政策保障、抓实项目落地政策。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实行一个招商项目对应一本省(市、县优惠政策汇编,有效提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三、项目服务无微不至

(一)建立“保姆式”服务企业机制。对每个招商项目都确定一位处级领导挂联、一个责任单位负责、一支干部队伍包保、一个专职人员联络的“四个一”服务机制,保证来彝客商投资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二)建立“一站式”证照办理机制。以干部作风大整顿、营商环境大提升两个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创新审批机制、精简审批事项等措施,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为企业项目审批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三)建立“三个一”项目推动机制。建立健全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一月一约谈“三个一”项目建设推动制度。每月对签约项目落地情况实地督查,督查情况直接向招商引资分管领导汇报,对进度缓慢的项目实行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约谈制,确保项目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日报社昭通分社 记者:

请问彝良县在不动产登记窗口中,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提升服务群众?

彝良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彭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彝良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为推进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我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提升不动产登记为抓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落脚点,紧盯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堵点等不动产登记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及时研究推动解决。

一是明确“时限要求”。全面压缩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除比较复杂的登记外,将一般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压缩至3个工作日、1个工作日;注销、查询、异议、查封均实现即时办理。

二是落实“一次办好”。严格落实限时办结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将相关办事流程不断优化完善。全面梳理“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实现住建、税收、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针对申请人实际情况,推行各种便民措施,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提高服务满意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开展上门服务6次,联合住建部门开展转移登记申请上门服务两次。

四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升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搭建住建、税务、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平台,方便群众网上办理,力争办理实现“零跑路”和“不见面”。

五是推行“交房即交证”。积极响应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服务便民化,进一步探索“交房即交证”模式,开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对新时代广场房地产项目进行试点,联合住建、税务等部门主动上门开展精准服务,深化流程再造,助力试点项目顺利“交房即交证”。

回答完毕,谢谢!


昭通发布 编辑:

请问彝良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是怎么推进的,“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结果是如何运用的?谢谢。

彝良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定贵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彝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牵头部门,以“双随机、一公开”领导小组为抓手,加强统筹协调,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监管效能,减轻了企业负担,切实做到了监管到位、执法必严,使守法守信者畅行天下、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进一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彝良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和抽查结果运用情况:

一、坚持全面覆盖

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特殊重点领域外,所有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依法处罚,并将处罚结果记于相应市场主体名下,形成对违法失信行为的长效制约。

二、坚持规范透明

严格依法依规落实市场监管责任,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抽查事项、抽查计划、抽查结果全部及时、准确、规范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监管,杜绝任性执法。

三、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开展双随机抽查,提高监管精准性。在按照抽查计划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同时,对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依法依规处理。

四、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

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惩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实现抽查检查结果政府部门间互认,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对抽查发现的违法失信行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有力震慑,增强市场主体守法自觉性。

截至目前:制定公示部门抽查事项清单155类438项,制定公示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41类82项,执法人员库达615人,检查对象库达44898户,开展抽查计划384个,参与检查人员1197人次,检查对象3276户次,抽查结果公示率100%,发现问题516户次,全部记入市场主体名下,强化了信用监管基础。

回答完毕,谢谢!


昭通广播电视台 记者:

请问彝良县在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三集中三到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彝良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范厚凯

谢谢您的提问。非常感谢媒体记者朋友对彝良营商环境的关心关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介绍。

一是夯实政务服务基础,打造舒适便利的办事环境。不断优化县级大厅布局,设立导办台、咨询台、叫号机、休息区;设置企业开办、不动产、投资项目、首贷中心、社会事业、“办不成事”投诉处置等服务专区,全力打造舒适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发界街道示范点,角奎街道大河边社区、花桥村和发界街道扬帆、团结、前进社区5个村级(社区)示范点建设,纵深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修改完善窗口人员管理、考评办法,建立大厅巡查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首问责任、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的执行力;开展业务、礼仪、心理健康等培训,营造人人争当“业务能手”“服务标兵”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设立“跨省通办”1个专窗、5个分窗,共进驻事项72项,与浙江平湖市、宁波奉化区和贵州赫章县等多地签订“跨省通办”及省内“异地通办”协议;推行容缺受理、预约办理、延时服务、“5+X”、邮寄配送、导办帮办等服务举措,今年以来,彝良县政务服务中心累计提供延时服务269次,开展上门、预约服务105次。

三是深入开展“办事服务大体验”活动,切实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建立领导干部办事服务体验常态机制,以领导干部亲身办、陪同办、换位办等身临其境感受的方式体验办事,及时查找和发现服务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今年,全县开展“办事服务大体验”50人次,共解决问题7个。

四是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多次跑”问题。对进驻窗口部门事项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推进清单内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确保事项“应进必进、进必授权”,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目前,入驻部门有38个、工作人员116人,可为群众和企业办理服务事项1162项。

五是深入推进“四减”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聚焦高频办理事项,深入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县涉及“四减”121项,其中减环节76项、减材料41项、减时限79项,分别压减了45.45%、43.44%、46%,其中办理时限均比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

回答完毕,谢谢!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彝良威信现场办公会,给彝良明确提出了“三个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请问彝良县建设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彝良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魏传荣

非常感谢媒体记者对我们的关心关注。近年来,彝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将彝良定位为建设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出台了《彝良县建设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彝良县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彝良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建设工业发展转型示范区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园区作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已组建工作专班,统筹精干力量开展工作。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根据《彝良县建设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我们工业转型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任务是:做大铅锌产业、做精硅产业、做强煤炭产业、做优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做好绿色建材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3%以上,到2025年突破200亿元以上。

二是抓规划。园区规划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硅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昭通化工园区彝良片区专项规划》《昭通化工园区彝良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云南彝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年)》已通过市级评审,总规环评、化工园区环评、水资源论证报告、安全预评价等几个报告已进行县级征求意见,近期将公示审批。

三是抓项目包装。只有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各产业发展路径,把自己的优势摆在产业链的补链强链中、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中去分析,才能更好地策划包装符合产业政策和彝良实际的发展项目。目前我们已包装硅产业发展项目25个,并已具备招商条件。

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项目快速落地的前提。县委、县政府正在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谋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钟鸣片区投资3000余万元的110KV晨狮水泥厂输电专线已建成运行,投资1.5亿元的双双公路正按计划推进。奎香片区即将启动旗滨集团项目公路、用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建设资金约7000万元。将把园区规划的水、电、路、气、网、场坪等要素打包,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计划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

五是抓招商引资。彝良县以“一把手”招商为抓手,印发了《彝良县“一把手”招商外出考察方案》,2021年,“一把手”招商效果明显,已成功招商落地旗滨集团400万吨每年超白砂项目、凯伊伦高压绝缘子项目,两个项目估算投资15亿元。彝良将继续实施“一把手”招商及其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回答完毕,谢谢!


微昭通  编辑:

请问彝良县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彝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正顺

感谢记者朋友对彝良的关心关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行以来,彝良县以“两个专项行动”为契机,瞄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一是在“监管”上做“加法”。放活不是放任,管好不是管死。彝良县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市场主体,减少监管“错位”和“缺位”。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订年度抽查计划77个。推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移出异常经营名录82条,从轻处罚2件,减轻处罚26件。开展行政执法15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1万余人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5639户,立案209宗,办结171宗,罚没577.5万元,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483份、承诺书1071份、告知书2632份。开展抽查计划384个,参与检查人员1197人次,检查对象3276户次,抽查结果公示率100%。

二是在“放权”上做“减法”。减少“公章马拉松”“行政审批长跑”,让政府权力“瘦身”市场主体“强身”。进驻政务大厅部门38个,可办事项1162项。设立“跨省通办”1个专窗5个分窗,共进驻事项72项。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在1个工作日内,登记时间压减在0.5个工作日内。目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413户,注销2331户,总量2.8万余户。减事项152项,减环节76项,减材料41项,减时限79项,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全面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通过“网上办、指尖办、预约办”,实名认证用户数11.6万余人,累计办件量85万余件。率先设置“预处理中心”,实现办税缴费“即办即走”,配备“金牌导税员”,解答业务2万余人次。

三是在“服务”上做“乘法”。给企业松绑,将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出台了招商项目全程保姆式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千名领导挂千企”行动,一个项目落实一名处级领导挂联、一个责任单位负责、一支干部队伍包保、一个专职人员联络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当好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暖心“店小二”,全程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保姆式”“跟踪式”服务。计划用3年时间整合涉农资金9亿元撬动“4+N”产业项目发展。协调发放企业贷款2.35亿元。帮助20余家企业修复信用62条,为企业减费让利140.57万元,减免企业职工医保253.02万元,办理留抵退税3515.81万元,“六税两费”退税100.86万元,延缓缴纳税费81.19万元。小微企业低压用电报装实现“零投资”。

四是在“问题”上做“除法”。除去营商环境“杂质”,厚植企业发展土壤。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征求意见建议325条,对照18项重点监督治理清单查摆问题22个。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解决企业揪心事烦心事50余件。领导干部陪同办事体验活动325次。选派200余名作风监督员发现问题100余个,开设红黑榜专栏宣传正面典型案例10个、曝光问题案例12起。处置问题线索2件,处置干部作风典型问题3个。开展“惊雷行动”,出警300余次,破获刑事案件252起,立案212起,刑事处罚151人。受理涉企诉讼案件1710件,结案1077件,结案率60.3%。

今年以来,“一把手”带队到省外招商3场次,县内会见客商39场次。组建5支专业团队开展招商30场次,通过网络平台招商6场次。截至目前,在谈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75亿元,已签约落地项目3个,协议引资19.29亿元。

介绍完毕,谢谢!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细介绍。

营商环境的好坏体现的是我们法治意识浓不浓、社会风气好不好、为民理念牢不牢、发展意识强不强,通过刚才正顺县长的发布和各位发布人的解答,我们对彝良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真心希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昭通形象、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以思想之变引领作风之变,以观念之变推动发展之变,着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昭通日报记者:雷明娟    实习记者:谭泽涛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