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⑧丨昭阳乐德古村:山窝里的幸福馨居

 2022-04-12 15:39  来源:北纬29度

编者按

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回归地,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

2015年以前的昭通,在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1235个贫困村,185.07万群众的眼里写满了清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昭通儿女历经5年的砥砺奋进,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5.07万群众告别贫困。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323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

今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奋进的村庄美丽的村庄

顺着洒渔河行走,一路烟柳吐翠,流水淙淙,这是进入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乐德古村的方向。河流两边,是一片一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樱桃树上已有一串串的开始泛红的小樱桃,让人看来顿时觉得喜爱,禁不住地向往乐德古樱桃成熟的季节,一口一口品尝“春天”的甜味。

村里的房屋,灰瓦白墙,依山而建,顺着山坡的走势,一栋挨着一栋。樱花红艳,树木苍翠,空气清新。在进村的路上,43岁的陈让翠正和几个村民,在村里及沿洒渔河管护的4.2公里地段上捡拾着零星的垃圾,这是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里每天早晨例行的工作之一,从不间断。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能激发村民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干劲。走进68岁的赵声文家里,平整的水泥地院坝,漂亮的3层小楼房,整洁的客厅,干净的厨房,能感受到一家人其乐融融,老人安享晚年的好生活。

“母牛下小牛,三年九头牛。”39岁的彝族汉子李章贵,是正当红发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谈起肉牛养殖时,他一脸的高兴劲。该合作社带动乐德古村赵家垭口村民小组24户村民入股养牛创收,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7个,同时,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饲料供给39户村民,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创收的双赢。今年上半年,李章贵养殖了167头牛,到下半年能达到300头左右。他对今后的规划信心十足,他还带动周边散养户养牛1000多头。“村里的60多岁的老人,养上两头牛,一年苦两三万是不成问题的。村里有70多名老人,自己养牛赚钱,不靠子女拿生活费。”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就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昭阳区委、区政府的产业扶持,也得益于青岗岭回族彝族乡脱贫致富的决心。

34岁的村党总支书陈万玉介绍说,乐德古是彝语,这里的彝族祖辈从贵州威宁迁徙到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已经是好几辈人了。但是,从茅草房到楼房的总体大改变是从他这一辈开始的,生活在乐德古的彝族群众不再贫穷,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的直接受益人。

乐德古的“新”,新在政策的扶持下;乐德古的“新”,新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下;乐德古的“新”,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离开乐德古村已近正午,暖阳在山风的吹拂下,弥漫在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村子里每一个角落都洒满了太阳的光辉。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文 聂学虎 图/视频 

校对:胡远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昭阳 新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