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战略”丨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昭通各县(市、区)2022年人才工作展望

 2022-03-16 10: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市第五次党代会拓展深化了“六大战略”,将“人才支撑”战略作为推动昭通跨越式发展的智力引擎。在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中,我市11个县(市、区)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沃土、人才聚集洼地,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昭阳: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昭阳区持续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管、用、服”制度体系,不断推动人才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增强人才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制度,完善人才政策,坚持需求导向,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优质高校毕业生引进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加强专家人才公寓楼建设,持续推进“凤凰计划”“鲲鹏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人才项目(平台)实施,深化东西部人才协作,深入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坚持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相结合,以绿色硅材、绿色铝材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培育和引进工业技术等所需的各类专业型、创新型人才,聚焦人才发展各要素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和短板弱项,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人才工作为昭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鲁甸:实施千人回归计划

鲁甸县深入实施“十四五”千人回归计划。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举办招聘推介会,回引鲁甸籍在外优秀人才200名以上带资金、带项目、带人才回鲁创新创业,加强校地战略合作。

积极与交通、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医疗方面的“双一流”高校和专业技术院校建立战略合作,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以上,邀请高校教授(讲师)到鲁甸举办专项培训班,聘请造诣高、知名度大的高校教授到鲁甸担任发展顾问。深化本土人才培养。选拔5—10名“三名”人才,评选5—10名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加强日常培养管理、年度考评考核,建立激励措施。深化沪滇人才交流协作,选派100名以上优秀党政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医疗、教育、水利、交通等专业人才到上海挂职锻炼或跟岗培训。

巧家:以“智高点”抢占“业高点”

巧家县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以“智高点”抢占“业高点”,为巧家特色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建机制拓宽乡土人才回引途径,加强人才工作政策整合规范,整理汇总各行业部门人才政策,出台人才政策汇编,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以“归雁兴巧”行动为契机,实施乡土人才“回流”,支持各类乡土人才发挥优势,重点扶持激励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树典型放大人才引领示范效应。通过创建人才工作示范点,发挥人才工作示范点在引进、培养、使用人才上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看有实绩、说有经验、做有榜样”的要求,打造两个人才工作示范点,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把示范点建设成为人才工作样板和先进典型;聚合力助推选派专家作用发挥。完善“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探索建立专家智囊团式帮扶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强化激励引导,采取精神荣誉、物质奖励等方式以调动帮扶人才热情和工作干劲,推动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永善:健全“1+N”人才政策体系

永善县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找准着力点,抓住关键点,聚焦突破点,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具有永善特色、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发展政策,确保抓人才工作务必做谋划工作必先谋划人才、提高工作质量必先提升人才质量、重点工作用人必先从人才库中优选、优化招商环境必先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考核工作必先考核人才工作业绩。

引进“高精尖”人才,以乡村人才振兴为指引,持续推进“凤凰计划”“鲲鹏计划”“归雁兴永”等重点人才项目落实落地,依托东西部协作、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室等平台,以招商引资、以才引才等方式,至少引进10名永善籍在外优秀人才、1—3名博士及以上高层次紧缺人才,为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狠抓人才项目落实,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深入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专家人才智力优势,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办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龙头示范企业,一批以花椒、蓝莓、竹笋等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大关:谋划高质量人才队伍

大关县聚焦“脱贫致富示范区、绿色产业发展基地、昭通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区”的发展定位,紧扣“工业优先、教育强基、区域融合”发展战略,谋划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为大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围绕“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精文旅”产业布局,通盘布局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精准连接全国各地优秀人才,与时俱进优化引才路径,开展市场、政务、法治、发展环境大提升“四大行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大关创业投资,打造大关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大关工匠职业培训学校,培养特色种植养殖技术人才以及技能人才;以“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解决大关农特产品销售难题,以保证人才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推行“开学第一考”,实行末位淘汰,打造高质量教师人才队伍;持续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全力推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公寓”管理,为专家人才打造舒心舒适环境;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遵循规律积极为人才松绑,突出实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盐津:坚持“人才强县”理念

盐津县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人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以服务“125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补齐重点行业领域人才短板,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盐津答卷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产业需求,坚持精准“引才”,立足重点产业、重点工作,围绕“3+N”富民产业、“3+N”富县产业,对急需紧缺人才,以“外力”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夯实产业根基,坚持潜心“育才”,大力实施产业人才提质工程,构建“人才+产业”的培养开发模式,以与云南农业大学签订“县校”合作协议为契机,依托东西部协作、东华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教育培训资源,举办人才研修班,精心选拔培养一批高质量人才;强化载体建设,坚持精妙“用才”,紧盯“产业富民”目标,建立健全七支专业人才库;持续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精心选派年轻干部到村担任指挥长,选派农林科技技术人员下沉挂乡包村服务产业发展,为推动盐津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保护修护示范区、绿色产业发展基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绥江:夯实人才支撑 提升人才效能

绥江县以“十四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225”工作思路,全力实施“人才支撑”战略。

落实“两个行动”,依托人才回引服务工作站,吸引一批绥江籍在外人才回乡开展考察调研、科技扶贫和投资兴业,更新完善421名人才信息库,全力推进“归雁兴绥”行动;紧盯乡村人才振兴目标,补充完善帮扶专家“资源清单”和村(社区)“需求清单”,引导44名农林专家、52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12名驻村干部下沉一线,全力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抓好管理服务这一重点,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政策文件,做好“绥江优才卡”管理服务,夯实人才政策保障。二是抓好环境营造这一重点,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政策环境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实施“五大工程”。围绕“产业富县、旅游活县、生态立县、交通兴县、民生优先”五大战略,实施“产业人才振兴工程、文旅人才培育工程、环保人才赋能工程、交通人才培育工程、社会事业人才集聚工程”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力争引进急需紧缺人才5人,培育本土人才1000人次以上,实现东西部人才交流30人次以上。

水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动力”

水富市聚焦制度保障,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修订完善《水富市“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及其配套措施、水富市“名家、名师、名医”系列办法,分项制定水富市人才工作流程图,制定印发水富市2022年人才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围绕中心大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全面调研了解“港园城”主责部门人才现状、需求情况和培育方向,将“人才兴港”“人才兴区”“人才兴城”作为重要板块写入《水富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动态管理《水富市“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通过“归雁兴水”行动、紧缺人才招聘、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形式,引进“港园城”融合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落实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拓展工业园区人才服务站功能,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锚定城乡统筹,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结合“乡村振兴”精品村打造、村级集体经济、村(社区)发展规划等,再次摸排村(社区)人才需求,对选派下沉人才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人才更契合“乡村振兴”需要,并于2022年底前完成5个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工作。

镇雄:推进“古邦归雁”行动

镇雄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政策和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建强建实人才队伍,为推动镇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在镇雄干事创业搭建发展平台,把加强领导、整合力量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保障工程来抓,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大力推进镇雄县“古邦归雁”行动,利用节假日人才集中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发放邀请函,叙乡情、讲成绩、谈前景,呼唤在外古邦儿女携带技术、资金或项目返回家乡创新创业,为家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助威;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组织安排专家人才进行全面体检,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专家人才活动;整合资源建设人才公寓,为优秀人才解决过渡性住房问题,大力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因村定需,将专家人才选派到基层一线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彝良:种下“引蝶之花”

彝良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两区一基地建设”“4+N”农业产业发展等中心重点工作,聚焦短板,突出重点,健全体制,优化环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健全机制,种下“引蝶之花”。进一步健全人才待遇、配偶就业、住房、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户籍、医疗、子女就学等配套政策,紧扣重点行业区域和发展需求,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提升政策吸引力,优化服务保障,以待遇和环境留才;拓宽渠道,广揽八方英才,依托丰富的旅游、矿产、生物等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将经济建设项目与引进人才项目挂钩,建立项目库,通过项目聚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加强县校、校企合作,整合人才需求,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深化改革,完善培训体系,加大现有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加大县职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抓住东西部协作、国家重点帮扶县对口联系等机遇,选派骨干人才、技术人才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到企业学习,提升人才干事创业能力。

威信:助推人才扎根

威信县把准人才缺口,扩大双招双引,坚持“招大引强”,精准对接项目和企业两端,重点引进一批优质项目,科学编制《威信县“十四五”人力资源发展纲要》,建立完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服务一体化机制,落实高端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措施,着力引进一批急需高层次人才、招引一批返乡创业人才、培育一批本土实用人才。

强化作用发挥,助推事业发展,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千工程”,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进优质人才队伍推进合作办学,抓好“5名巾帼校长”“50名青年校长”培养,深化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做好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挖掘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本地文化特色,助力红色旅游。完善建设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书写好“增绿”答卷;优化服务环境,助推人才扎根,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大提升、营商环境大提升“双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行“网上办、一次办、我帮办”,让企业和人才从“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到“让不求人就能办成事成为新常态”,以优质服务提高企业、人才对威信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让威信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通讯员:刘 涛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