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23 13:12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适应镇雄产业发展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要求,2021年,镇雄县聚焦重点,探索志智双扶模式,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感恩奋进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家住镇雄县花朗乡仓上村的郑绍均家里有6口人,老伴眼睛残疾丧失劳动力,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年近花甲的她还要照顾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返贫风险很大。按照“1+1+N”的产业发展思路,镇雄县把竹子作为“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力求通过种植竹子销售竹笋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的推动下,2021年,郑绍均将家里的5亩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入股村里的合作社种植竹子,每亩地获得1200元的补贴。近来,县人社部门在花朗乡组织开展竹类栽培技术及竹笋加工技能培训,郑绍均一大早就加入了培训队伍,认真学习育苗、移栽、灌溉、取笋等。“竹苗是村里统一采购的,栽种一天,村里还给补贴,笋子丰收了还能分红。”郑绍均满怀希望地说。
“乡村振兴要志智双扶,发展竹产业,不仅要解决种植技术的问题,还要增强群众‘自强、诚信、感恩’的信念。”镇雄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胡爽告诉笔者,为做好技能提升工作,镇雄县人社部门统筹县、乡、村三级及驻外工作站力量,聚焦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等重点人群,综合研判培训意愿和提升潜力等因素锁定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工种,采取“培训+就业”“培训+产业”“培训+稳岗”“培训+院校”模式精准选择培训方式,并将普法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知识融入培训,通过现场教学、政策宣讲等方式,深入开展志智双扶活动。
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学到了竹子栽培技术,还学会了网上视频面试,掌握了求职务工的新技能。2021年度,镇雄县人社部门共组织开展培训539期25031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21313人次)。培训涵盖竹类栽培技术、竹笋加工、养老护理员等30多个工种。
在志智双扶的引领下,像郑绍均一样的脱贫户正期待着来年竹笋的大丰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收获梦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