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异乡·精神之乡

 2021-12-30 11:3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乡情怯。我是一个离开故乡后就茫然的人。

前几天,单位组织到井冈山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培训,出发前晚,我去了一趟父母居住的三岔路。父亲在菜园里忙碌,得知井冈山就在江西省吉安市,父亲特意交代,到了吉安如果顺路要去祖籍地泰和县的鲜花街红花巷看看。已是初冬,父亲的菜园里,一片翠绿,他默默地摘了些自己种的蔬菜给我,似乎把祖先从吉安奔波到昭通的亲情纽带递交与我。

我是从三岔路出发的,在很多自己写下的关于故乡的文字里我都这样表述过。是的,我记忆中的故乡就是昭通城东郊的三岔路,在一次次离乡和返乡的过程中,我记得老屋前的菜地永远葱绿,记得大黄狗摇着尾巴跟出跟进,记得父亲咬牙推倒的竹篱笆小屋,记得母亲坐在长条凳上推磨,白花花的包谷浆从磨眼里出来,清香缭绕,记得我仍是故乡最小的孩子……

世间之物在野,故乡模样藏心。

此前从未到过江西、年近耄耋的父亲也不清楚遥远之年祖先从吉安府一路迁居到昭通的原因,只听爷爷的爷爷提起祖上是书香人家,因得罪了权贵,一路奔逃避祸,居于贵州威宁格闹河边闭塞之地,耕作之余,教授孩童。生活趋于稳定后,仍不敢联系吉安府亲友,数代之后,家族人丁兴旺,遂迁居昭通。后来,爷爷那一辈开始分散居住于昭阳区的三岔路、马脖子、薛家营、雷祖庙等地。

三岔路成了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去井冈山的途中,我不时翻看自己写下的故乡词《从威宁到昭通》,那是我知悉不多的一个家族的根与源。

到了吉安机场,前来接我们的徐勇老师告诉我,机场所在地就是泰和县境,而我们乘坐的大巴已经到了机场,大巴缓缓驶出机场后,一个多小时即到井冈山大学,我选择坐在车窗旁,平缓的道路两旁山不高,炊烟在村庄升起,祖先漂泊落脚的红花巷搜遍全网也没有跳出。

到了井冈山,匆匆忙忙扒了几口饭,同行的同事早已疲惫不堪,睡意全无的我顺着街灯在井冈山市区的街上漫步,不时停下来询问路人是否知晓红花巷,却无一人知晓。

悠长寂静的夜色更重了,心里空落落的我在一个个巷道茫然漫游……

关于故乡红花巷的记忆,电话那头的父亲也没有多少线索。

关于井冈山这一“天下第一山”,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述,关于中国革命生生不息的力量,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逐渐清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星火燎原之地,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真正知晓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伟力,照亮前行的路,还是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完善的——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说起毛泽东三哭王尔琢的故事,终于明白革命路上革命先烈初心如铁;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前,我久久伫立,穿单衣睡稻草的红军战士犹在眼前,毛泽东似乎就坐在昏暗的马灯下写就《井冈山精神》这一泛着岁月辉光的巨著;在小井红军医院,一幅幅生动而苦痛的雕像充满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这是精神的源泉,是井冈山的红色基因所在;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我为被敌人杀害的红军战士默哀,走过那桥,温煦的阳光似乎在告慰英灵,这盛世如你所愿;刚到红军洞五龙潭,我跳下车就飞奔而下,寻找从井冈山流淌下来温润泉水的流向,那是通往赣江的一条支流,那是一条向东而流的大河,掬一捧清凉水一饮而尽,让心静下来,倾听岁月激荡的歌,艰难拾级而上,回到出发之地;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让我们穿越到风云革命岁月;在大井朱(德)毛(泽东)旧居,一个个湘西风格四合院,让我从屋里那一孔之地,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看到中国未来灿烂的前路;在黄洋界,一炮定乾坤的炮台还在,当时红军战士的掩体还在,井冈山上长出了参天的大树,“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紧紧抓着大地生长的大树,根脉仍在不断深入土地;挑粮小道上,井冈翠竹更加茂盛,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挑革命重担的小道,已经走成中国继往开来的革命大道。

湖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湘勇善战,无湘不成军,湖南勇毅,湘人多壮士。在毛泽东铜像广场,罗霄山脉的第71座峰下,一代伟人的精神召唤我们不断前进,奋勇争先;在韶山冲,在毛泽东纪念馆、滴水洞、虎歇亭,家国情怀,心怀天下的壮志,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长沙的橘子洲头,站在湘江边,试问天下,从此天下士,伟人情怀可驭清风追明月;在蔡和森故居,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小巷悠长,白云在天,湘江在右,散步到这里的人没有喧嚣之声,车辆经过这里没有刺耳喇叭声,安静经过,默默致敬……

江西的吉安,湖南的韶山、长沙,这些年变化很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乡村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江西的几天时间,我一次次询问泰和县鲜花街红花巷的下落均无果。华灯初上,漫步在井冈山的街头,沿街种植了长势喜人的吉安市树香樟树。在一个个古旧的摊位上,我买下了香樟树制作的几只笔筒,给喜爱写写画画的父亲买了一对镇纸。提着这些故乡之物在街上前行,同行的同事提醒,这些东西带着登机实在不方便,我们开始在街上漫无目的寻找快递公司。在一个偏僻的老街上,终于找到一家快递公司,我敲开虚掩的门,一名正在玩网游的快递员不耐烦地甩了一个单过来,在昏暗的灯下,我犹豫再三还是在快递单上写下了收件地址:“中国·云南·昭通·昭阳区·三岔路。”然后站着发呆,在快递员的催促下,我慌乱写下寄件地址:“吉安府·泰和县·鲜花街·红花巷。”

因留了电话,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在登上返程的飞机时,就接到快递到了的信息,似乎把我对于三岔路、红花巷、井冈山的精神故乡和现实之乡一并快递给我。

(作者 杨 明)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