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母爱润童心 ——威信县“代理妈妈”结对留守儿童纪实

 2021-12-19 10: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年的一天,在威信县龙溪小区A7幢603号房,8岁的万静娴披着刚洗过的长头发,半躺在沙发上,一条腿慵懒地搭在常文莉的身上,两眼盯着电脑上网课,常文莉正埋头给她修剪脚指甲,旁边的3个姐姐也认真地听课。不一会儿,万静娴起身把头靠在了常文莉的肩上撒娇,伸手摸了摸常文莉的头发。这是“代理妈妈”常文莉和她的4个女儿其乐融融的画面,不熟悉的人都会误认为常文莉是她们的亲生母亲。

近年来,威信县妇联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凝聚各族巾帼之力,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于妇联工作各个环节,持续开展了“代理妈妈”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名“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了母子或母女之情。

大山深处的“代理妈妈”

在红色革命老区威信县水田镇湾子苗寨,有农户27户13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9人,留守儿童35人。这里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溪水潺潺、青翠环绕,是威信集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景点。20世纪90年代,由于交通闭塞,发展条件差,湾子苗寨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到广东等沿海城市务工。特别是已为人父母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无力照顾孩子。同时,有的家庭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导致感情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学习没人辅导、生活没人照顾、亲情缺少温暖、心理缺少开导、道德缺少教育、行为缺少自控、安全缺少保障等一系列难题亟待解决。2008年 ,随着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从外乡嫁到该村的妇女熊杰红带头承担起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洗衣服等。熊杰红的事迹传开后,引起了县妇联的注意。

2009年,威信县妇联紧扣促进湾子苗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让外出打工父母放心、让留守儿童有人关心和过得舒心的要求,帮助湾子苗寨建立了湾子“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苗寨里的李开凤、杨朝秀、罗显秀、周艳、熊艳等在熊杰红的影响下加入“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代理妈妈”们发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们以一腔热情,全力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湾子“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成立后,为便于组织和动员全寨留守妇女尽可能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队伍中,县妇联和水田镇在湾子苗寨成立了威信县水田镇湾子苗寨妇女小组,为“代理妈妈”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还为妇女小组制定了《妇女小组长工作职责》《代理妈妈工作职责》 等8个制度,以制度团结和凝聚妇女投入到“代理妈妈”工作中,使“代理妈妈”工作有章可循、工作常态化,确保“代理妈妈”工作可持续开展。在长期的工作中,湾子“代理妈妈”充分感受到了“代理妈妈”的实质就是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她们由当初的要我当“代理妈妈”变成了我愿当“代理妈妈”,自愿加入“代理妈妈”团队。

熊杰红是湾子苗寨中的第一位“代理妈妈”。1994年,湾子苗寨的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下了不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年,熊杰红和她的丈夫也决定外出打工养家。可就在去浙江打工的途中,她想到家中3个孩子只能托付给年迈的老人抚养,想到今后自己的孩子将会失去母爱的滋润就无比心痛。于是在途中她下了车,连夜返回了湾子苗寨。

回到湾子苗寨后,寨子里的留守儿童便经常到熊杰红家玩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熊杰红家中便挤满了孩子,她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当时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很困难,一想到湾子苗寨中其他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教育就很心酸。”熊杰红说。熊杰红从此承担起了“代理妈妈”的责任。“我给孩子们做好吃的,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民歌、跳苗族舞蹈、学习刺绣和蜡染等苗族传统文化,很多孩子都亲切地称呼我为‘熊妈妈’。”熊杰红欣慰地说。

15岁的苗族女孩陶丽苹就是由“熊妈妈”亲手带大的,现在她已经是水田镇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了。陶丽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多年,多年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陶丽苹和自己的弟弟妹妹都由“代理妈妈”熊杰红照料。“熊妈妈”将其视为自己的孩子,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对陶丽苹年迈的奶奶也照顾有加,这让陶丽苹十分感动。

而陶莉、陶星星两姐妹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亲每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回家一次,母亲自外出后就没有再回过家。每当湾子苗寨中的小伙伴们穿上漂亮的苗家服饰唱歌跳舞进行表演时,两姐妹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敢参与其中。这个细节被熊杰红发现了,她与其他妇女商量之后,帮助她们做了一套苗族传统服饰。陶星星要到镇上的中学读书,熊杰红就自己出钱在中学的附近为她租了一间房,并且每周接送她上学。而陶星星也很争气,没有辜负“熊妈妈”的期望,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如一日,熊杰红从没有放弃对湾子苗寨中留守儿童的照顾和关心。然而,随着湾子苗寨中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熊妈妈”也觉得力不从心。“我动员寨子里的妇女留下来,一起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努力为这些孩子营造一个完整的家。” 在熊杰红的带领下,2009年,7位苗族妇女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留下来与她一起组成了一支“代理妈妈”团队。

黄云芳是一名来自威信县蓝天艺术幼儿园的老师,她成为湾子苗寨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熊杰红相识了,当她了解到当时“代理妈妈”团队中,熊杰红一个人就需要照顾20多名留守儿童时,她就决定与幼儿园中的老师一起来到湾子苗寨成为“代理妈妈”。

由黄云芳照顾的其中一名留守儿童名叫陶梦群,年仅12岁的她与自己的3个姐姐1个哥哥独立生活在湾子苗寨中。父亲在外打工两年也很难回一次家,而母亲时常行踪不明,归期不定。陶梦群的爷爷奶奶去世得早,3个姐姐又各自在外求学,无法照看弟弟妹妹。当走进陶梦群家中时,黄云芳发现她家的沙发由于房屋漏雨无法坐人,水泥地上也积满了水……黄云芳每次来到湾子苗寨都会给几个孩子带一些零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一些好心人的捐款。她每一次来到湾子苗寨,孩子们都会很开心地去迎接她。

湾子苗寨“代理妈妈”们的耕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5年,湾子“代理妈妈”团队荣获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代理妈妈”代表熊杰红被评为昭通好人、威信县第三届道德模范、当选为县政协委员;熊杰红等8人先后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湾子“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团体”。



龙溪社区的“代理妈妈”

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为了帮助龙溪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252名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在县委、政府的关心下,县妇联再次组建了龙溪小区“代理妈妈”爱心志愿服务队,84名志愿者成为“代理妈妈”,县妇联全体领导干部都成了“代理妈妈”。

2018年的一天,在龙溪小区,记者见到“蓝天妇女儿童”之家的老师们正在教孩子们排练舞蹈、绘画、唱歌、做游戏等。记者走进A1幢2708号房,这是苗族小姐妹韩香义、韩香美的家,“代理妈妈”熊萍正在和她的6个孩子聊得热火朝天,他们互相“揭短”“告状”……这几个孩子分别来自4个家庭,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熊萍妈妈”。韩香义、韩香美的父母今天恰巧也在家,他们再三叮嘱两个孩子:“我们平时不在家,你们一定要听熊萍妈妈的话。”熊萍在威信县卫健局工作,这次家访,她给孩子们带来了口罩和酒精,还给韩香义、韩香美带来了课外书。每次来家访,除了陪孩子们写作业、写日记,熊萍大部分时间陪孩子们聊天,他们每次都要聊两三个小时。

走进A3幢1205号房,王中伟正在写作业,“代理妈妈”宗双凤正在一旁指导。王中伟的爸爸妈妈长期在老家以种菜为生,龙溪小区的家几乎都是他一个人住。除了王中伟,魏康程、韦思盛都是宗双凤照顾的孩子,他们全是石龙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次带孩子们外出,宗双凤都要把自己8岁的儿子带上,她希望儿子跟哥哥们做朋友。2019年10月20日,宗双凤带4个孩子去看了电影《中国机长》,孩子们看得热血沸腾。2019年11月9日,宗双凤带4个孩子去参观了科技馆。“参观了科技馆,深切感受到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科技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们与科技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是王中伟写的观后感中的一段话。每次家访,宗双凤会给他们带去故事书,并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把优美词汇、精彩句段、阅读感想写在笔记本上,让孩子们轮流讲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会发芽、开花、结果。无论是什么种子,都请耐心陪伴他沐浴阳光和风雨,静待花开和成长!”宗双凤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常文莉在威信县委编办工作,她只有一个儿子,已上大学,她一直想有个女儿。在报名参加“代理妈妈”之前,她找到威信县妇联副主席吴兰,再三要求要照顾女儿。“一下子有了4个乖巧、漂亮的女儿,把我高兴坏了。”常文莉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这4个女儿中,8岁的万静娴、12岁的万紫银来自一个家庭,9岁的彭嘉欣、10岁的彭嘉荣来自另一个家庭。每次来看望她们,常文莉都要给她们洗头、修剪指甲,把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时候常文莉会把4个女儿带去自己家,给她们做好吃的。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常文莉和女儿们平时都用普通话交流。“明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这份‘代理妈妈’的职业不退休。用心对待她们,听见她们发自内心地喊我一声‘妈妈’,这就足够了。”常文莉对记者说道。

这只是龙溪小区其中3位“代理妈妈”的剪影,在威信还有许多这样的爱心志愿者在默默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过去了,孩子们从不敢抬头与“代理妈妈”们对视,变成主动热情拥抱“代理妈妈”。

绵绵母爱润童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是“代理妈妈”的心愿。威信县“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将荣誉作为鞭策团队前进的动力,将把服务做得更周到更细致,使“代理妈妈”们真正成为孩子们温暖的港湾。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玉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威信 正能量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