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04 14:36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教育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为传播。
(一)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是将修身养性列为人生第一大事,涵养君子人格,“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所在。道德自律首先是内在的要求而非外在的强制,人的道德自觉是社会善治的基础所在。这种传统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自强不息并创造和延续了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如今,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传统的道德教化机制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更多地遵从市场竞争和逐利的法则,结果也常常背离自己的“本心”。随着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也由于社会转型带给人众多的焦虑,人们越来越渴望内心的安宁与精神的安顿,因此各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受到欢迎。适应这一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恢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让修身成为人生活的需求,从而让道德实践活动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同时,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实践活动的一个突破口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将完善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诚信建设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是一个标杆,国家机关要树立权威,最根本的是取信于民,言必行、行必果,真正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保障,能否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权益。在现实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也让老百姓更多相信“关系”而不是相信法律;法律的权威也经常受到挑战,例如在环境保护中,法律常常向金钱低头而成为摆设。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国的老百姓十分朴实、厚道,对党和政府抱有高度的信任和期望,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对于这份信任和期望,应该高度珍惜并认真回报,切记“民意不可欺”。从社会层面看,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制度建设和道德教育,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二)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德,也包含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新思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等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也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一个表现是,传统基于血缘、地缘等关系之上的稳固社会关系被打破,人们相互之间成了“陌生人”,彼此缺乏信任、关爱、合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反而觉得孤独、寂寞、冰冷。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社会,它建立在人与人新型的社会关系之上,信任、团结、友爱、合作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增进社会团结不仅需要靠增加物质投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更需要培养新型社会关系,传播雷锋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社会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人们在互爱互助中提升道德水平。其中,志愿服务是新时期学雷锋的切实路径。近年来,各种志愿组织在各地蓬勃兴起,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了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还需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比如,大学生志愿组织在“支教”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志愿者们在付出中也接触了社会、净化了心灵。
(三)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展开,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了各地市容市貌的改进,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也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成为各个城市竞相争取的一张名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要进一步拓展内容,尤其是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上求得实效。一个地方的精神文明程度不仅体现于市容市貌,宽阔的街道、巨大的广场、名贵的树木、进口的草皮等都未必说明城市的文明程度,倒是政府的亲民姿态、市民的举止言行、社会的融洽程度等体现着文明的精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取得实效,还要深入下去,建设学习型社会、生态城市、美丽乡村,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国人出境旅游迅猛增长,在给世界各地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将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带到了世界各地,比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破坏文物、不尊重当地风俗等,给世人留下了“暴发户”“经济动物”的不好印象。除了加强对公民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增强公民旅游的文明意识之外,更根本的是提高全民的文明素养,这也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和直接体现。
(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的政治革命和文化变迁之后,人们开始摆脱二十世纪的激进立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交互碰撞,人们也不得不重新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情地斩断了人们的精神传统,让人的精神处于漂泊之中,寻根、“找魂”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精神诉求,这也催生了对传统文化之根的回归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凸显出来,成为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特别是,传统中国文化立足于人的教化、修持、涵养,有着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普遍意义。所以,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空前的热情,试图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对于世界华人来说,中华文化更是凝聚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同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进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从教育层面说,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日常生活层面说,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五)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众多民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穿越了时空而将中国文化的精神血脉连在一起。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加上原有的“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节假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节日是人们共同体验历史与现实、共享情感与价值观的集体活动,借此可以培育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文化实践活动,节庆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挖掘各种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同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让一切公共文化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共享。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