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丨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

 2021-05-24 10: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乡村治理委员会建立了,委员代表也选好了,但群众就是不上心,爱理不理的,开会议事还要三请四求拖拖拉拉。出现这种“干部干,群众看”现象的根源还是在于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笔者认为,要抓住思想认同、情感信服、工作认可、政治保障四个关键,把群众广泛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进来,只有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才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思想上认同,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群众自身没有参与基层事务、改变基层治理现状的意识,那么,我们基层干部说再多、跑再勤、机制建再好也是无用功。要善于引导群众组织或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凝心聚力。比如“八一”建军节可以邀请本村的退伍军人或者抗战老兵回忆军旅生活,为村民讲述革命故事,带领村民开展军事训练。端午节,可以组织群众包粽子、挂菖蒲、制作香包、学习传统文化、了解村情社情。也可以在休闲的傍晚组织大家开展拔河、三人两足、接力运篮球等趣味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团队精神、凝聚情感、树牢家园情怀,只有心在一起了,才会主动去关注邻里乡亲,才能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站在村(社区)的大局提建议、谋发展。

情感上信服,变“我不干”为“跟着干”。“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基层事务繁杂,群众诉求不一,如果大家自说自话,只顾自己的利益,那么必然说不到一块儿,工作肯定开展不下去。要善于发现并鼓励群众把讲政治、顾大局、有威望、能奉献、有能力的各类人才推选出来,让产业发展带头人、退休公职人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成为乡村治理委员会的委员代表。很多时候乡村治理委员会“悬空”或成为“摆设”,关键就在于干部选的委员代表群众不认账。要么是委员自己“其身不正”不能服众,要么是“内定”的委员不接地气,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管是何情形,群众情感上不信服,说话就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何谈有效治理。

工作上认同,变“看你干”为“帮你干”。不管是成立乡村治理委员会,还是建设红色物业,又或者是制作宣传展板、定期召开协商会议都只是一种载体和方式,基层治理的核心还是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留守儿童多的可以由治理委员会牵头组织本村退休教师、有教育经验的同志或者有空余时间、有爱心、有耐心的妇女帮忙看管。环境卫生差的可以由治理委员会定点摆放垃圾桶,定期组织垃圾车清运,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通过树立正反面典型、正反双向激励和惩罚机制提高群众卫生意识。上级有些什么政策,要及时传达,群众有什么愿望和不满,要有渠道可以反映。这样群众才有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摆在群众面前的困难事情解决了,群众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治理带来的积极效果,工作上认同了,大家愿意积极参与、主动帮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政治上保障,变“各自干”为“齐心干”。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根本在于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干部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发挥党与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合力,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支部书记和治理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集中学习+村务通报+党群议事”、机关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开展“治理联抓、促和谐发展”主题党日暨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共治,集中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确保“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多网合一,以农村基层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基层治理效能。

文慧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评论 彩云杯 2021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