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厂门”“点对点”服务——昭通、东莞、中山三市劳务协作纪实

 2021-03-16 09:48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2016年9月3日,云南、广东两省在昭通召开了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正式开启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4年多来,在云南、广东两省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广东省东莞、中山两市的鼎力帮扶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昔日贫穷的乌蒙山区,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昭通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充分展现了滇粤三市“山海情深”的帮扶之情。

为深入宣传报道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充分展示帮扶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以新生活新奋斗为起点,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继续奋力拼搏,本报从今日起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人才交流等推出“山海情深”东西部扶贫协作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3月13日一早,广东省东莞市新旭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昭阳区靖安报名处负责人王猛开着车,将家住昭阳区靖安安置区的卢云平等4人送到昭通汽车客运枢纽站,乘坐当日上午10时30分开往贵州省贵阳市的大巴车,当日下午4时30分换乘贵阳至东莞的大巴车,经过1000多公里的路程,于3月14日上午到达东莞市,由当地工作人员接站,送到企业面试后直接进厂上班。

这只是昭通、东莞、中山三市劳务协作中,“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助力务工人员走出“家门”直达“厂门”的一个例子。

走出“家门”直达“厂门”

2020年2月24日,云南省首列运送务工人员的专列“昭通—东莞”专列从昭通驶出,免费搭载1381名昭通务工人员直达东莞就业,实现了从乌蒙山区到珠三角地区的“千里直达”,助力昭通脱贫攻坚。

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助东莞对口帮扶昭通6个县(区)“点对点”输送到广东务工的专车216辆次、专列21列次、包机1架次,协助15687名昭通籍员工返粤复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10人),实现员工从“家门”直接到“厂门”,降低防疫风险,实现返岗复工。

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厂多、劳动力需求旺。而昭通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多,需要外出务工就业增收。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和广东、云南两省提出的要求,按照“昭通所需、东莞中山所能、协作共赢”的原则,三市将劳务协作作为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市级建立了议事协调、对口联系、任务分解、信息对接、定期通报、考评激励等制度;县级建立了县、乡对口劳务协作机制,东莞、中山57个镇(街)全部参与结对帮扶;村级建立联络员工作机制,组建了1306人的联络员队伍,对接务工岗位信息和组织输送工作。

针对我市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滞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现实状况,昭通、东莞、中山三市坚持把劳务协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在精准上出实招、协同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四精准、四协同”机制,因人因户精准施策,着力提升组织化程度,努力变群众自发的、无序的、没有保障的外出务工为有计划的、有层次的、有保障的、有体面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群众“输得出、稳得住、能增收、促脱贫”。

今年2月17日,40辆载着2168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大巴车从靖安安置区出发,开往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一路上,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点对点”“一站式”温馨服务,让他们真正实现走出“家门”直达“厂门”,消除了他们返岗途中的后顾之忧。

卢云平没有赶上今年2月17日的“大部队”,当时他家里有事暂时不能离开。好在东莞市新旭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靖安报名处等劳务中介机构打消了卢云平等人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3月13日早上从昭通出发,14日早上到达东莞就进了工厂务工。

“东莞的劳务公司在我们靖安设立了报名处,长期招人,我有好多朋友之前就到了东莞上班。劳务公司给我推荐了电子厂、鞋厂、玩具厂的多个工作岗位。因为有朋友已经在电子厂上班,听说工作和生活环境好,工资有5000多元,我就选择到电子厂上班了。” 到达东莞上班后,卢云平在电话里激动地对记者说。

水电移民就业是昭通2021年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3月2日至3日,巧家县举办了东莞2021年东西部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水电移民专场招聘会,同时在巧家县城堂琅文化广场、蒙姑镇蒙姑中学、金塘镇迁建集镇移民安置区农贸市场、大寨镇大寨广场设立招聘会场,有70余家用人单位为移民群众提供了1.5万余个就业岗位,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就业难题。家住金塘镇仁和村的王文福,看中了东莞邦达五金有限公司的安装工岗位,王文福几年前在江苏、上海从事过消防器材安装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方也看重王文福踏实勤劳。工资方面,王文福很豁达,他说:“这两年一直在家待业,最近看到招聘宣传,就想来现场试试,没想到今天竟然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在沿海城市打工,只要肯吃苦,收入都是多劳多得。”两天时间里,到招聘会现场咨询的有94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愿的有2200余人。

兴产业“家门口”就业

高频焊工岗位上,白德敏将一根根高清数据线插头放进自动焊机里,认真焊接好数据线插头。像这样的工作,白德敏一天要重复四五千次。

白德敏是从大关县天星镇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群众之一。她家有两位老年人,老公身体不太好,不能外出务工,政府照顾在安置区当起了保安,一个月有2000元的工资,大儿子在昆明上大学,小儿子在靖安上小学,一家人的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昭通、东莞、中山三市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作为扶贫协作的重点,鼓励东部企业到昭投资兴业。2020年,东莞、中山共引导95家企业在昭投资27.1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4.54万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575人、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3.98万人;援建扶贫车间81个,吸纳就业405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352人。

昭通市立时技术有限公司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从东莞引资建立的一家工厂,总部设在昭阳工业园区,靖安分厂位于靖安安置区福兴小区旁,以生产手机数据线、电子配件、电子产品等为主,车间满员生产作业时需要300名员工,目前在岗12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3人。

白德敏是2020年5月9日到靖安分厂务工的。“我现在一个月在厂里能领到2500-3000元不等的工资,加上我老公当保安的工资和政府发的低保金,全家有6000多元,够一家人的生活费了。”搬进城住上楼房,夫妻俩都有了工作,孩子能上学,白德敏一家感到很幸福。

和白德敏一起上班的,还有从大关县高桥镇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秦太永。她和老公罗元坤都是昭通市立时技术有限公司靖安分厂2020年2月8日开业招进的首批工人。秦太永在成型模板工位上班,一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今年,秦太永的老公罗元坤离职去了浙江工地上务工。“他想出去多挣些钱,供孩子们上大学。”

位于昭阳工业园区的昭通讯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后从东莞引进到昭通的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目前已经吸纳昭通员工220人就业,其中一半以上为贫困劳动力,每年发放工资700多万元。

吴廷碧一家5口是2019年底从昭阳区炎山镇小田村搬迁到昭阳工业园区旁红路安置区的贫困户。因老公腰椎间盘突出,吴廷碧只得在家照顾他。2020年2月,昭通讯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后,吴廷碧的三女儿万进琳当时刚满18岁,就进厂当了倒模工,每月工资在2300元左右。今年3月4日,吴廷碧也到厂里上班。吴廷碧说:“我们在这里上班,离家很近,几分钟就从家里到厂里,十分方便。厂里的管理人员对我们也很好,虽然我才来10多天,但已经习惯了厂里的工作。”

特殊政策和特殊就业

针对贫困劳动力不想去、不敢去、不能去、不会去、去不好等问题,昭通、东莞、中山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情感三个认同的“133”工作思路,充分发动市、县人社部门,镇、村干部等力量,逐户逐人开展地毯式务工扶持政策宣传发动,做到不掉一户、不漏一人。

各县、乡、村还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开发美丽乡村环境维护、河道巡管、山林管护等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对年龄较大、文化素质不高、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累计超过1万人。

昭通在东莞、中山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个,派驻工作人员33人,进一步强化了三市劳动维权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了维权联动机制,及时协调处理劳动争议纠纷,努力避免转移务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协调解决岗位调换、维权帮扶、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确保群众适岗、爱岗、稳岗,帮助10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目前,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支持就业培训、稳岗补助、交通补助、开发公共服务岗位等,累计转移就业19.5万人。

昭通、东莞、中山三市之间的劳务协作,正在三市人民群众中建立起越来越深厚的山海情缘。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文/图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