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发展阶段昭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

 2021-03-03 08: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对新发展阶段昭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布局了“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政方针,为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建起了防护网,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基立台。

2021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昭通市委关于制定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2月26日,昭通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两个文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全面深入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脱贫产业培育提升、乡村基础建设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提升“四大提升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新发展阶段,我市虽然与全国、全省一道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同步迈入全面小康,但昭通现阶段所处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是“三个较低、四个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处于较低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处于较低起点,全面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还处于较低层次;“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仍然是最基本的市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是最根本的实际,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仍然是最紧迫的任务,产业发展支撑不力仍然是最突出的短板。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十四五”时期,昭通这个有着6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工作自然成了全市的首位任务。如何实现昭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笔者谈点个人体会和建议:

一、统一思想,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思想认识上有效衔接

只有思想统一了,才会有行动上的一致。全市干部群众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在思想认识上要摒弃以往的既定认识,认为脱贫攻坚战略完成后就没事了,或者认为乡村振兴是另起炉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接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任务,要清醒认识其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同点有四:一是目标一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安排,二者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致,战略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不断提高,逐步深化,体现了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二是内容共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都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从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治理、民生保障以及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三是主体相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主体都是农民,政策的制定、实施,成果的共享,都是以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机制互促。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有党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既相互联系,却又各有不同,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设计初衷有别。脱贫攻坚是三大任务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具有紧迫性、优先性、阶段性等特点。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折不扣加以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是在把握工农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要在乡村振兴这一顶层设计中,突出重点、集中发力,确保优先任务率先完成。

第二,标准有别。脱贫攻坚的时间到2020年,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准在于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对象有别。脱贫攻坚战略的对象是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聚焦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着眼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目标群体是既定的、明确的、有严格标准的,扶贫政策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有严格的执行界限。乡村振兴强调通过普惠性支持促进全面振兴,惠及十几亿人口,覆盖城乡,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和党的建设,注重关联性、整体性,实现协同推进。

第四,施策谋划有别。脱贫攻坚注重微观施策,“靶向疗法”,最大特色在于“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精准扶贫方略。强调从每一位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出发,制定差别化、倾斜性的支持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注重整体谋划,更多地强调农业农村区域协同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突出抓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尽力而为的前提下,更多地强调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持续性政策和投入,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第五,问题重心有别。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但是增加收入仍是第一位的。乡村振兴将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和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多维度贫困问题。

二、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行动,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脱贫攻坚中,昭通市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居全省、全国之首,昭通的脱贫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硬骨头”中的“硬骨头”,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20年最后的时间节点上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市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笔者认为,第一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由于我市脱贫攻坚中,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建成69个进城入镇集中安置点(区),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达9个,靖安、卯家湾跨县区安置规模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因此,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引领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盘活利用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与还竹还果相结合,切实保障和增加搬迁群众收益。就全市而言,要编制好、实施好“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专项规划,健全脱贫县(区)、脱贫村(社区)预警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措施、资金项目、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完善扶贫项目资产长效运行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能实现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第二个要巩固的脱贫成果,是在脱贫攻坚期实施的那些有助于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发挥可持续帮扶作用的系列政策措施。脱贫攻坚期实施的许多政策措施,例如金融帮扶政策、教育帮扶政策、兜底保障政策等,不仅在脱贫攻坚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四五”时期还将对防止致贫返贫、缓解相对贫困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有效的政策措施应继续加以坚持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完善。第三个要巩固的脱贫成果,是我市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如“昭通路径”“昭通速度”“昭通作风”“昭通形象”“昭通精神”及“六个始终坚持”等要吸收借鉴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中。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提升”的对象不仅是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区),还包括非贫困户、非贫困村、与非贫困的水富市;“提升”的标准亦不再是“571”,而是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要求。巩固脱贫成果是衔接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了、提升了,才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拓展提升脱贫成果是衔接乡村振兴的手段,拓展提升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动态调整帮扶对象,提出更高的帮扶标准,调整完善帮扶政策、将脱贫攻坚期形成的体制成果、政策成果、精神财富等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和政策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逐步转化过渡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体制和政策体系。

三、实施脱贫产业培育提升行动,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前提,因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脱贫产业培育提升”行动,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是关键。实施“脱贫产业培育提升”行动,要结合实际情况,聚焦阶段性任务,注重从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入手,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

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二者有机连接的必然要求。就昭通而言,要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从昭通实际出发,做好脱贫产业提升,坚持“近抓转移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昭通是人口大市,劳动力资源富足,咬紧扎实做好劳动力稳定有序转移就业不放松,再结合脱贫攻坚中我市培育的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在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上做文章,根本上遏制产业的短期化偏向,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特别要将产业兴旺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根据各地优势,大力发展支撑稳定脱贫的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全面落实“三个全覆盖”要求,突出组织化推动、网格化管理,借助于6大高原特色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进而带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稳定脱贫并致富。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应按照产业振兴的要求,在培育提升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使群众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真正获利。

四、实施乡村基础建设提升行动,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乡村基础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议》从村庄规划全覆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重视种子和耕地问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等方面作了阐述。同时提出统筹推进特色集镇和特色村庄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十四五”时期,要形成“深度融合、特色彰显,无所谓城、无所谓乡”发展新格局,需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构建紧密的城乡利益联结机制,以“一盘棋”的思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联动,通过共建共享,让基础设施红利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保障条件。要提高城市要素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红利分配机制。二是着眼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精准识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类别进行精准排序,把财政资源向亟须补齐的短板倾斜,实现财政优先保障。三是坚持融合但有差异的原则,优先增加符合农业发展要求、对接农村建设需要和满足农民诉求的基础设施供给,如学校、医院、防洪排涝设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气象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和农村电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供热燃气设施等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

五、实施全民综合素质提升行动,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民是“三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实施的根本目的都是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能否有效衔接,全民是否具有高素质至关重要。全民即所有人,所有人中,党员领导干部又是标杆、旗帜。实施“全民综合素质提升”行动,首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然后才是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实施“全民综合素质提升”行动,就必须全面推进文化振兴,夯实振兴的“精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灵魂之源,在广大农村,乡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群众的言行举止。乡村振兴既要注重外在建设,更要注意思想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要用好活动场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强化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破除群众落后精神顽疾,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牢劳动光荣、脱贫光荣、致富光荣的价值取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破除封建迷信、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民综合素质内涵丰富,但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是最根本的素质。新阶段,“全民综合素质提升”应当继续在脱贫攻坚期内开展的“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增强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以知识、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开展“百万农民”培训行动。在培训中,应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和资源配置新变化新趋势,适应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就是要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帮助农民转变理念、对接市场和抱团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高素质农民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要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培训中,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同时,也要开展全民健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打造农民体育健身品牌。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深化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行现代学徒制和工学结合模式,加大“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1+X”证书,培养一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训教育要适应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送教下乡、农学交替、弹性学制”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一点两线、四大课堂、全程跟踪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的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要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农机部门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效聚合多方资源力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加强跟踪服务,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广大农民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昭通市委党校 王志强   陈 红)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陈忠华
标签 >> 脱贫攻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