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袁坤:24载匠心诠释劳动之美

 2020-12-02 16: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能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国家领导人讲话,很感动,很激动,也很自豪。”前几天去北京参加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接受表彰回来的袁坤激动地说。

袁坤,首席烘烤师、农艺师。1996年从昭通市技术学校烟叶分级专业毕业后,袁坤到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大关烟站工作。扎根基层烟站12年,期间做过普通员工,当过站长,2007年调入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局(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9项“实用新型专利”、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总工会命名“袁坤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先进个人……

他设计出的可移动式复合保温密集烤房,能重复拆卸使用,在提高烘烤质量的同时,还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如今全市已推广4500座;他研究出的密集烤房叠层加密建设及烘烤技术,使国家标准尺寸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增加了,但是建设成本、补贴投入和烘烤成本降低了,使烟叶均价提高0.08元/kg,每炉烟叶节约烘烤用工两个,2012年以来在全市14344座密集烤房中推广应用,每年每座烤房节省资金1422元,累计节省资金14284万元;他完成了密集烤房纯电能烘烤研究,对现有密集烤房进行改造,以电能转换热能替代燃煤取热,解决了“密集烤房烘烤”能耗较高问题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烟农烘烤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了“减工、增效、环保”的目的;他研发了翻筐针插式散叶烘烤装置及配套烘烤工艺,该装置及配套技术革新了烟竿编烟、挂杆烘烤的传统烘烤工艺。

忧烟农之忧 急烟农所急

袁坤的技术研究硕果累累,他说,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搞发明创造。

昭通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烤烟产业是昭通市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对助力农民脱贫摘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一旦烘烤环节出错,收成再好也白搭,烟农辛辛苦苦种一季烟,全都会打水漂。烘烤设备落后、烘烤技术薄弱,是全市范围内各大主要烟草种植区的共同难点。老百姓要烤出一炉好烟,基本是凭感觉、靠经验、碰运气。一到烟叶收采季节,老百姓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烟叶,喜忧参半。

长期在基层工作,看着老百姓在烘烤环节蒙受巨大损失,却束手无策,只能焦虑、无助、“吃哑巴亏”,袁坤心里百感交集。那时,“我经常在想,为什么不去改进一下设施?为什么不去用好的烘烤方法呢?”袁坤回忆说。2007年,袁坤提出了改进烘烤设备和烘烤工艺的想法,得到局(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局(公司)烘烤老师傅石磊的指导下,袁坤开始了他的技术研究工作。

2010年,袁坤和局(公司)团队下乡到巧家中寨调研,走到烤烟房区,一个妇女凄苦的哭声远远传来。一行人以为是夫妻闹矛盾,准备去劝和。走进一看,一个妇女怀里抱着大把烤坏的烟叶,而路边,烤坏的烟叶堆积如山。妇女看到袁坤一行人,愈加泣不成声。“袁老师,我家的烟已经烤坏四五炉了,您快帮忙想想办法吧。”妇女急切地说。看着面前疲惫焦虑的妇女,再看看一旁废弃的烟叶,袁坤红了眼眶,心里很不是滋味。去烤房查看完情况后,袁坤耐心跟烟农分析烟叶烤坏原因,讲解烘烤方法,现场指导烘烤。“当时看到那个情景,特别心酸。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一季烟,因为没有好的烘烤技术,基本全烤坏了。作为搞技术研究的人,没有服务好老百姓,很愧疚。”之后,袁坤又继续投身于烘烤工艺研究,并为不同类型的烤房配套了专门的烘烤工艺。

设计烤烟房离不开画图,对于技术学校烟草分级专业毕业的袁坤来说,平日里在家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分析一个简单的图形都头疼,更何况是复杂的建筑结构图!脑子里有座理想的烤烟房,却不能让它跃然纸上,最终坐落在地表上。怎么办呢?那就撸起袖子学!买绘图教材、在网上看视频……“只要我想到一个东西,我就不相信做不成。”袁坤坚定地说。技术上遇到难以攻克的难关,就上网查资料、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向权威专家咨询。

在大关红旗村开展实地测验,袁坤顶着村民反对、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等压力,测试——改进——测试——改进,每一小时、两小时要起来观察烟叶,不分白天黑夜,烤房内高达60℃的温度,用湿毛巾包着头,还是得往里面钻,就是这样的循环往复、不断摸索,用时两年,终于,袁坤研制出了第一代普通标准化烤房。相比于土坯烤房,普通标准化烤房在节约用工和控温控湿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远远还没有达到袁坤想要的效果。之后,根据不同的需求,袁坤对烤房进行了无数次改进,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烤房。

在他们不断的摸索实验中,先后设计了可移动式复合保温密集烤房并进行烘烤工艺研究;完成了密集烤房叠层加密建设及烘烤技术应用研究;完成了密集烤房纯电能烘烤研究;研发了翻筐针插式散叶烘烤装置及配套烘烤工艺。

袁坤有着昭鲁坝子的宽厚,也有着乌蒙山脉的坚韧。在进行烤烟房研发时,为了测烤烟房的各项性能,光着膀子顶着五六十度的高温进到烤烟房里去拆卸、安装设备是常态。他研发纯电烘烤房时,历时五年,所需要的材料和零件,都是通过在网上或出去外面东拼西凑,专门跑了四五个省,向专家请教,听取专家意见。通过一代、两代、三代、四代的实验更新改进,终于历时5年后,纯电烘烤房研发成功了!

殚精竭虑 力挽狂澜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烟农的烤房倒塌,无法进行烟叶烘烤,为减少烟农损失,袁坤在灾区一线坚守50多天,组织烟叶异地烘烤为灾区烟农减少200多万元损失。

2015年,袁坤组建了专门的烘烤队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农户分类管理,开展技术教学工作。到2020年,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019年昭通烟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旱情,田间烟叶后发、返青现象突出,烟叶烘烤难度空前加大。他跑遍全市所有烟区,白天搞调研、定措施,夜间搞培训、做指导,夜以继日地苦战3个多月,确保了大灾之年烘烤损失不增加、烟农收入不减少。为昭通烟叶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昭通烟农增收倾尽全力。五天五夜,把特殊气候的烘烤方案研究出来,团队3人分布到各乡(镇),组织召开群众会,白天到烤房对如何烘烤进行指导,传授亲自实践出来的方法,田间指导如何采摘烟叶,晚上组织起来召开烘烤技师,烘烤技术人员,还有一些烟农等培训会,一个月的时间把特殊气候烘烤问题,损失技术降到最低。

“2019年特殊的气候,是我10多年烘烤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袁坤回忆说。由于受厄尔尼诺影响,气候前干后涝,气温变化大,降雨不均匀。造成烟叶易烤性强,耐烤性却差。特别是在昭鲁坝区,烟农无法按照常规的烟叶烘烤技术进行烘烤,导致烟叶烘烤损失较大。袁坤带领工作室另两名成员,深入到各烤房群,查找原因,分析问题。调研后发现厄尔尼诺气候特点下的烟叶,烘烤难度巨大,3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组长的袁坤,虽然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但是,他说:“我觉得只要努力,总会找到适合烟叶烘烤的办法。”面对满面焦虑与期待的烟农,袁坤许下承诺:“一星期以后,我会给大家一个解决的方法。”袁坤带领组员夜以继日在烤房中探索、测试,对影响烟叶烘烤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五个日夜,终于制定出了合适的烘烤方案。“说实话,现在回忆起那5天时间,是多么的艰辛,5天只睡了三个小时。”谈起当时,袁坤回味无穷。方案出来以后,袁坤组织组员分头到不同烟区,白天搞调研、定措施,晚上搞培训、做指导。苦战三个多月,攻克了重重难关,使烟叶损失降低到了7%左右,确保了烟农收入的稳定。袁坤说:“看着烟农笑了,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2020年夏天,部署在大关县悦乐镇妥河村烟农赵洪家的烤烟新品种示范进入到了烘烤阶段,但由于品种的特殊性以及配套烘烤工艺不相符,示范品种出现了四炉烟叶全烤坏的状况,给示范点造成了较大的烘烤损失。为挽回烘烤损失,在征求领导同意后,袁坤决定亲自前往大关参与新品种示范的烘烤工作。“到达示范点看到烟农的脸上写满了焦急,看到示范品种的烤坏烟叶放置一旁,我的内心是十分的可惜与心痛。”袁坤如是说。痛定思痛,袁坤当下决定带着当地的烘烤技师与烟农一起打赢这场硬仗。为了能够及时观察烤房里的烟叶变化情况,袁坤他们在离烤房不到五米的仓库里用砖头木板搭起了简易床,和烟叶睡在一起。多年的烘烤技术研究让袁坤患上了腰椎病,那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势必会加剧他的腰椎疼痛,而那时袁坤已经顾不得身体的疼痛。 “当家人担心我的腰椎病时,我更关心的是如何保证烟农们的烤烟收益。只有全程参与为期一个星期的示范品种烘烤,才能找到示范品种烟叶烤坏的症结所在。”“在打开烤房门的一瞬间,烟叶的金黄洒在烟农喜悦而又幸福的脸上,再也看不到我刚来时烟农的满脸焦虑。”袁坤再一次帮助烟农化险为夷。

你守护大家 我守护小家

袁坤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烘烤研究上,放在为烟农解决后顾之忧上。为了大家“舍了”小家。提到家人,袁坤说他亏歉他们太多了,感到特别愧疚。对烟农的事分外上心,总是大包大揽的他,在自己家里却是个甩手掌柜。照顾家里和孩子的事,几乎全落在了妻子王修琴一人身上。一开始,善解人意的妻子偶尔也会抱怨他。袁坤的手机一天24小时都处于开机状态,无论白天黑夜,随时都有烟农打电话求助。甚至在深夜都会接到烟农的电话。经常半夜被电话铃声吵醒的王修琴,有一天终于忍无可忍,发火把丈夫赶去其他房间睡。一次,袁坤驱车去大关烟区调研,顺路载了回老家看望父母的妻子。途中经过烟农烤房,便下车去了解情况。一路下来,看着烟农热情地跟丈夫打招呼,看着丈夫耐心地给烟农答疑解惑,看着烟农繁忙而劳累地烘烤……王修琴沉默不语。返程时,坐在车上,她轻声温柔地跟丈夫说着:“辛苦了,辛苦了……”袁坤自豪地笑着说:“现在半夜烟农打电话来,我睡得迷糊,我妻子还会催我快点接电话,别让人家等急了。”因为有坚强的后盾,袁坤才能全身心投入烟叶烘烤研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袁坤时刻不忘服务烟农的初心。他说:“搞技术就应该服务好老百姓,老百姓发展好了,企业才有发展。”

2020年是袁坤和烟草打交道的第24个年头,也是他和烟农打交道的24个年头。这一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给了他很大的感触,他说:“荣誉是新的起点,未来我将进一步全面加强队伍管理,查找烘烤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继续推广烘烤实用技术,让金灿灿的烟叶,真正成为昭通烟农脱贫致富的希望。”

精益求精,刻苦钻研。袁坤一直在以工匠精神要求着自己。他说:“搞技术马虎不得,一马虎就害了千家万户。”

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他说:“最高兴、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见烟农打开烤房看到金灿灿的烟叶时很开心的样子。”

袁坤还说:“烟农笑了,我就笑了。”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 实习生 赵万珍 李 娜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价值观 劳动模范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