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展芳华,立德树人果馨香 ——昭通学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2020-11-02 15:3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杂居民族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人才需求迫切。作为一所扎根乌蒙山区的地方本科院校,昭通学院数十载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

以制度为纲,有规矩,成方圆。学院秉承“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制定出台了《昭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昭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方案》等制度,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提升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以课程为要,抓重点,成体系。学院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工程,落实八支队伍进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程育人质量。学院党委委员坚持为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坚持全覆盖听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0年,学院与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曲靖师范学院5所省内高校签订《结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协议》,通过与其他高校的结对共建,为高质量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的动能。

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同时,学院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2020年,学院创新教学实践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开到昭通省耕国学文化公园,通过鲜活的文化艺术品,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志愿活动为抓手,结合脱贫攻坚、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本领、树立担当与责任意识,切实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文化为线,有情感、有温度。1982年底,“野草”和“荒原”文学社成立。毕业生夏天敏、雷平阳先后成为鲁迅文学奖得主;毕业生中荣获《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华语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诗歌奖、滇池文学奖、边疆文学奖等文学奖项的不胜枚举,在校学生先后荣获“青春·梦想”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第四届野草文学奖邀请赛特等奖。学院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昭通文学现象暨文学评论研究中心、昭通市文学创作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昭通市文学人才培养中心等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充实了学院文化育人的内涵。

连续五届举办的“姜亮夫大讲坛”和“野草文学奖”系列文学讲座使国内知名作家、诗人、评论家齐聚昭通学院与师生共话文学魅力、共赏文学之美。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文化节、礼仪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学院充分利用昭通红色文化资源,扎西会议、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乌蒙回旋战遗址等508个革命活动遗址成为了学校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故事党课等活动,让师生接受文化的沐浴、人格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

以服务为责,讲奉献、比担当。多年来,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传承发展为己任,结出了灿烂的果实。主动承担照顾起无臂哥哥10余年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吴建智等一批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代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传递榜样的力量。

2008年至2020年,学院先后派出3000余名师范生到昭通11个县(市、区)近560余所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培养出一批思想坚定、吃苦耐劳、业务扎实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从2013年起,学院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合作,开办免费师范生教育,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优质师资。

2015年,根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学院挂钩帮扶镇雄县牛场镇沙沟村,先后选拔30余名教师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扶贫之法。沙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墙体美化工程、联户路硬化项目、玫瑰产业发展项目、大球盖菇项目、教育扶贫项目均已落地结果,为牛场镇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昭通学院数万名师生为把学院建设成为乌蒙山片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中心继续努力奋斗,为昭通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固加高精神堤坝,提振内力,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把学院打造成为引领乌蒙山区的精神高地,在知行合一,润物无声的育人工作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通讯员  刘 凯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昭通学院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