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坤:从打工仔到苹果专家

 2020-10-14 14: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9月28日,记者走进昭阳区永丰镇新民社区,宽阔的水泥路连接着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映入眼帘,红彤彤的苹果坠满枝头,树枝看起来快要被折断的样子,一个个红苹果的脸蛋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是一个个滚烫的小太阳。

永丰镇的苹果种植大户陈文坤指着一片望不到边的果园骄傲地说:“这片苹果园都是我的,现在已经有4个苹果基地了,下步准备再扩大规模。”陈文坤是本地人,从爷爷辈就开始种植苹果。到他这辈,他没有局限于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如今,陈文坤在永丰镇流转了244亩土地,成立了润坤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的年产量达到40—50万公斤,产值达300万元左右,带动了更多农户发展苹果产业。

在永丰镇提起陈文坤,果农们无不伸出大拇指夸赞,他之所以如此受到大家的爱戴,是因为这里苹果种植户,都得到过他的帮助。这几年,陈文坤免费为果农提供苗木、技术指导;帮助多少果农建了果园、修剪过多少果树、解决了多少人遇到的棘手问题,陈文坤早已记不清了。然而,经他手建起的那一座座绿油油的果园见证着他的付出。

乡亲们的果园逐渐壮大,收益日渐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10多年来,陈文坤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帮助永丰镇的苹果种植户圆了致富梦想。这几年,永丰镇的农户因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家家户户变化非常大,很多果农人均纯收入能达到上万元。如今的陈文坤是这里的苹果专家,但实际上,多年前他也只是个餐厅后厨无名的小厨师。

说起陈文坤种植苹果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在追求品质又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他遭遇了很多失败。刚从父亲手里接手果园时,年轻气盛的陈文坤想着一定要改变老一辈种植苹果只追求产量的观念,一定要追求品质。“这一想法还是源于我做厨师的经验,品质好的肉和蔬菜,炒出来口感才会好。我们种的苹果,要让它在品质上得到改善,才能在市场上得到立足。”他乐呵呵地说。

为了让果树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陈文坤对果树进行了改型,他跟着书本学习,但是照本宣科,在修剪上出现了误差,没有考虑到树势平衡问题,导致树势过旺,挂果量低;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又错在没有补充有机肥,导致果园有机肥不够,产量上不去,质量也出不来;他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导致了害虫的滋生,这一年产量并不可观,果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开弓没有回头箭,陈文坤不甘于失败,往后的3年,他每天晚上看书学习苹果种植的相关理论知识,白天就去周边种植大户的果园观摩学习,和有经验的果农和专家交流。通过几年的摸索,苹果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产值由七八万元提高到十五万元。老果园里40多年的将死之树也丰产了。这给了陈文坤很大的信心。

2014年,年仅26岁的陈文坤扩建了第一块基地,共70亩。他采用了挂果早、树形通风透光采光好,技术简洁方便、产量高、老百姓容易接受的乔化密植的方式,第一块基地做起来了。

种苹果的最高境界是回归大自然,为了种出品质上乘的苹果,陈文坤去了很多地方学习了解,向专家请教。之后,陈文坤又作出了两大改变。第一是改善土壤,陈文坤说:“要把苹果种好,土壤改良是关键,土壤健康了,吸收率高,化肥用量就自然减少了。”第二是推广种草培肥。经过多次尝试,陈文坤最终选用三叶草,黑麦草让其自然腐烂后转化为有机肥,土壤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陈文坤常说,我们昭通苹果,不是我家的苹果品质好才算好,只有昭通所有种植苹果的果农种出的苹果品质好才是真正的好。为了更好地提高昭通苹果的品质,陈文坤成了一名苹果辅导员,最近几年他几乎都在果园里,帮助果农提高苹果品质,开展苹果技术人才培训,先后举办各类讲座80多场次,多年来培养的种果能手不计其数。他先后受邀到镇雄、曲靖等地进行技术交流。

在陈文坤眼里,一棵棵果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各有特点,需要精心照料。今年他基地里的苹果直径都在85毫米左右,每棵树产量达50多公斤。最近,看着农产品直播带货越来越受欢迎,他又开始研究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希望利用电商平台让自家苹果卖上更好的价格。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到处都能看到像陈文坤这样的“土专家”进行着创新与创造。他们或许没有很深的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较多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凭借实践的丰富经验发挥着更接地气的创造力。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   实习生 李娜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昭阳 苹果 永丰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