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红色·走进赤水⑲丨贵州林口: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筑牢赤水生态屏障

 2020-08-18 09: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滇、川、黔三省交界的茫茫群山之中,有一条河终年不涸,因夏秋雨季冲刷大量红色泥沙混入河中,故名赤水河。赤水河源自云南省镇雄县,全长523公里,是长江上游南岸的一级支流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8月15日,迎着初秋的阳光,记者翻越巍巍群山,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这里与云南镇雄县、威信县和四川叙永县三县相界,是赤水河的流经地之一。

走在通村柏油路上,只见四周青山如黛、峰峦竞秀,一幢幢精致小平房依山而建,姹紫嫣红的山花点缀其间,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山水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很难想象,如此风景秀丽的林口镇在过去竟是村民口中“鸟不拉屎”“寸草不生”的地方。

林口镇党委书记曾铸介绍说,1992年至2008年期间,林口镇86.7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有大大小小的硫磺矿厂10个,铁矿厂1个。由于过度开采,每年要排泄数以万吨的废弃矿渣,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赤水河沿岸自然也难逃被污染的厄运。

眼看脚下的土地满目疮痍,种不出粮食,身体健康还要饱受环境摧残,年富力强的村民们纷纷选择远走他乡,林口镇一度成为贫穷落后的荒凉之地。

如何在荒山秃岭中寻求经济和生态的双重突围?这无疑是摆在林口镇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经过反复调研、专项研究,当地政府痛定思痛,自2000年开始严打重污染作业,大力实施非煤矿山、砂厂、砖厂作业综合整治行动,责令关闭存在环境污染硫磺矿厂,到2008年实现硫磺矿厂全部关闭;自2002年开始,集中整合力量,积极引进种植经营主体,在全镇辖区内开展荒山绿化行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

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林口镇切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退耕还林和扶贫开发政策,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土地流转+自愿种植”的方式,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和中药材种植,确保实现林口镇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截至目前,林口镇已通过退耕还林种植柳杉12000亩、刺梨5000亩、花椒4000亩、方竹6000亩,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不到30%提高到现在55%以上。

在平坝村玫瑰红葡萄种植基地,纵横交错的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圆润饱满的果实,诱人的甜蜜随风扑鼻,丝丝果香沁人心脾。每年这时候,村民唐志东就忙得不亦乐乎,从云南、四川等周边地区前来采摘葡萄的顾客络绎不绝,30元一公斤的价格,常常供不应求,每天在果园里就可售出1000余公斤。

“林口镇温热的气候很适合种植林果,现在生态环境好了,政策也很好,我们愿意回家乡发展。”唐志东说,20年前,因为林口镇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脱贫无门、致富无路,他不得不将家里的土地撂荒,远走云南昭通做生意。直到2015年,在七星关区政府招商引资的支持下,他不仅回到林口镇创业,还从昭通游说了一个周姓客商过来,共同成立了毕节市黔西北林园葡萄种植有限公司。公司林果产业被纳入当地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林巩固项目,政府扶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600多万元。

如今,唐志东已经从林口镇村民手中以6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1100亩土地,大力发展玫瑰红葡萄、蜂糖李子、软籽石榴等经济林果种植。

“我们通过发展产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还通过劳务用工解决了部分老百姓的就业,带动林口镇村民发展致富。”唐志东颇为自豪地说,林口镇的贫困户除了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还将被优先选用到果园务工。按照分工和技术难度不同,工人每天的工资在100元到300元不等。

他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整个果园管理、修枝整形、采摘装箱等工作每天需要30人来完成,而每年农历3到7月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还要在此基础上增派人手,公司每年支出的劳务工资多达80万元。

随着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林口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像唐智东一样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百姓增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依托绿色发展,林口镇全体村民共建、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赤水河流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真正实现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文/图)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赤水源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