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红色·走进赤水⑰丨刻在崖壁上的“公约”与“条例”

 2020-08-17 21:4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刻在崖壁上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清池,这个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西部的乡级行政区划,聚集了鱼塘河古道、义渡碑、江西会馆、罗祁氏梅氏节孝坊、罗家坟墓群五大国家级文物。这与清池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与四川的泸州、贵州的毕节、遵义接壤以及曾经的盐茶商道,两个因素造就了贵州一个乡镇的文化奇观。

清池镇中心完全小学教师罗成仲正在编辑《清池镇史》,这本还未付印的史书记载,鱼塘河有老渡口和义渡口,义渡口南岸崖壁上有阴刻“川黔义渡”4个大字,这里是川盐入黔和黔茶出川的主要通道,茶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在鱼塘河古道的流通,造就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崛起。

2014年,罗成仲为撰写《清池镇史》到路羊村采风,依稀看见路羊村普子河边摩崖石刻上有“仁黔公封”几个字,下面似乎还有一些文字,但看不清楚。当地68岁的村民曾凡军告诉他,上边有“禁止捕鱼”字样。但刻在悬崖峭壁上的文字,一直没有人攀越上去考察真伪,“禁止捕鱼”这种说法却一直在鱼塘河畔流传。甚至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环保公约”。作为多年研究清池文化的罗成仲而言,他认为,这是一个地方向善的文化心理,与今天的环保理念一脉相承。

金沙县清池水质自动监测站。

渔河村是毕节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流经这里的8公里河长,是赤水河中上游的其中一段。对全长523公里的赤水河而言,这仅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生活在河岸的人们对一条河流的呵护。

渔河村有1153户、4100名农村居民。一部分居民外出务工,留下来在地里劳作的居民自觉种上了茶叶、柑橘、小麦和高粱等经济作物,相对于传统的玉米种植,种植上述经济作物一定程度减少对土地的污染。村里几乎没有人养猪,林果业的增多和养殖业的减少,这“一增一减”,从清池镇党委政府到普通农村居民,一条河流与一个地方的关系正不断向好发展……

早上8点,52岁的敖洪柱早早起床,骑上摩托,沿着赤水河岸巡查,一来一往,已近中午11点。

敖洪柱以赤水河巡河员的身份完成3小时巡查。3个小时左右,敖洪柱从青杠坡的鱼背垭到邻村路羊村的大寨,4公里长的河段,敖洪柱发现有人在岸边钓鱼、玩耍,就会停下摩托走上去,劝其离开。如果对方不听劝阻,他就会报警。此外,当发现河道里漂浮的垃圾,能做打捞处理的,马上打捞上岸,用摩托送到附近垃圾处理场。不能处理的,立即向清池镇党委政府报告,争取及时处理掉。

原本规定每周就两次巡查,但有空隙,敖洪柱总是习惯早上起床走到赤水河岸。

敖洪柱巡查的4公里河段是赤水河流经贵州省金沙县清池镇的其中一段,全长8公里,起点是清池镇的渔河村,终点是清池镇的路羊村。这8公里,是赤水河流经贵州省金沙县的全部流长。

对于金沙县而言,赤水河流域的保护措施在清池镇得到体现,在清池镇的渔河村、路羊村得到体现。

巡河累了,赤水河的水可以喝上一口。

2017年年底,从浙江务工的敖洪柱回到离开多年的渔河村羊青寨小组家里,从务工农民变成巡河员。近3年时间,敖洪柱目睹了赤水河河水的变化。“看上去很美,河水很干净,巡河时累了,就掬一捧喝。”敖洪柱边说,边带着记者从金沙县清池水质自动监测站一侧的水泥步梯走下赤水河岸边。

清冽的河水在距离他不到1米远的地方缓缓流过。敖洪柱说:“我想,我所做的事,就是要让赤水河下游的茅台酒能够有品质保障。”

2018年,清池镇党委政府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调查的背景是,建一个饮水厂,把赤水河的水引上来作饮用水,群众是否认可。

“我们对1000户居民、约4000人走访调查,调查对象都说,喝赤水河的水,我们放心。”清池镇镇长申昊东说。

2016年,赤水河畔的金沙县清池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建成使用以来,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对这一监测结果,金沙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杨海略带遗憾:“雨季下雨,赤水河的水总是变成黄色,这影响了监测结果。”

清池镇茶马古道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渔河村属于赤水河流域上游低海拔地带,这一带包括了金沙县西北部的清池镇等6个乡镇,以纯农业为产业形态,经过多年来的宣传引导,流域居民保护赤水河已经实现由“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

在金沙县清池镇任职4年党委书记的张锦才看来,清池镇丰富的文化底蕴与赤水河密切关联,守护赤水河,就是守住“根”和“魂”,要尽一代人的责任。

在清池镇,摩崖石刻似乎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距离赤水河直线距离200左右的清池镇渔河村里匡岩,300平方米左右的石灰岩石上,刻有《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全文,落款日期是2016年9月。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境内赤水河流域保护,规范流域开发、利用、治理等活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敖洪柱从他渔河村羊青寨小组的家里步行到里匡岩石刻前,3公里的路,大约需要30分钟。多次在石刻前驻足,敖洪柱记住了上面的“禁止向河道倒有色物体、有毒物质、白色垃圾”等内容。3年前,外出务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敖洪柱呼吸到了家乡清新的空气,也感觉到了政府非常重视赤水河的保护,他便以巡河员的身份加入到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中。

2020年8月16日,敖洪柱在里匡岩石刻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赤水河的关系,他说,许多东西需要刻下来,比如对美与善的守护,最终让一代代人记住。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 舒 文/图)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赤水源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