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大坪大变样

 2020-07-24 09:1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沿着蜿蜒的水泥路从山脚一路爬行至山巅,满山的方竹、平坦的公路、清雅的民居、别致的竹篱、缤纷的鲜花……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现,这里就是绥江县板栗镇双河村大坪片区,一个因为脱贫攻坚而脱胎换骨的崭新大坪。

打通民心路,深山大坪变通途

大坪片区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距村委会10公里,是全县最偏远、海拔最高的片区,也曾是最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自然村之一。整个片区192户831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431人。

在48岁的大坪片区党支部书记刘恩志的记忆里,从前的大坪几乎与世隔绝,“我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以前交通条件真的很差,去趟村委会往返都要花费5个多小时,所以我们没有特别紧要的事基本不出去,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实窝在山里种庄稼。”

“我的挂钩户在大坪11组,以前入户走访,遇到下雨,汽车只能行驶到下面3组,然后就要换上雨靴,再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挂钩户家。”绥江县纪委监委挂钩干部李登才回想起刚挂钩大坪时的交通条件,感触颇深。

道路不通何以谈脱贫?交通滞后谈何发展?2018年10月6日,绥江县委书记杨淞步行13公里,深入到大坪片区调研脱贫攻坚时提出了问卷。不久后,县纪委监委牵头,将硬化双大公路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会同板栗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整合资金1100余万元,计划将全长12.6公里的双大公路硬化为宽3.5米的全程水泥路,让大坪及双大公路沿线312户1963人彻底告别晴通雨阻的困境。

“整个双大公路战线过长,一旦进入雨季,大坪上面根本无法施工,要研究好,采取分段施工,两路齐进,才能如期完成任务。”作为县级脱贫攻坚挂钩领导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罗义多次带队进行现场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在公路硬化建设中,县纪委监委聚焦保畅通、保材料、保运力、保进度、保安全、保质量,强化监督检查;镇、村干部每天进行现场监督,严格坚持日报工程进度情况制度。

通过县、镇、村干部和大坪群众历时3个月的共同努力,众人期盼的“民心路”——双大公路建成通车,大坪不通路的困境成为了历史。

“硬化路打好后,我就去买了一辆摩托车,进城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再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村民罗富贵谈起现在的大坪交通,言语中满是幸福和感激。

“路通百通!”刘恩志说,“现在路通了,党和政府更多的关怀接踵而至。建房、自来水、动力电、宽带网络、产业发展……以前只能想的现在全变成了现实,大坪公路成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民心路’。”

培育产业林,荒山栽竹共致富

“民心路”通了,“致富路”又在哪里呢?想让群众“口袋”鼓起来,产业发展是关键。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县委书记杨淞“三上大坪”,给大坪群众和县、镇、村干部指出了“荒山种竹,致富新路”。结合县委“连山、扩面、提质、增效、布景”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大坪片区丰富的山林土地资源,在大坪打造全县方竹产业示范基地。

“距离春造季节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如何规划好时间,建好大坪万亩方竹示范基地?”“1.2万亩方竹,从砍荒到种苗,至少需要500人以上才能完成任务,而疫情过后,村里57%以上的劳动力都已经去县外务工,怎么办?”……发展思路找到了,如何落实又成了难题。县纪委书记罗义多次召集县林业和草原局和镇、村干部专题研究,数次到小组召开群众动员会;县林业和草原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镇村成立工作专班时时问效,大坪的示范基地一天一个变化。

“昨天挖的种坑,我刚才去看了,部分间距不够,在种苗之前,赶紧组织整改一下。”除去挂钩单位的帮扶责任,县纪委监委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本责。为了确保这个惠民致富的好项目经得起检验,县纪委监委专门派人开展“嵌入式”监督,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开展监督检查,为其保驾护航。终于,历时40天,大坪万亩方竹示范基地打造完成。 

“以前这些都是种的包谷,有些直接没人种,荒起。”谈到大坪方竹产业,村民刘恩孝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现在,我家种了50亩方竹,前5年政府还有退耕还林补贴,所以方竹产业见效益前生活也不成问题。看着这满坡的方竹苗,就像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下步,我们将按照‘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按照‘136’利益分成机制,通过联户联心、联户联责、联户联利的利益机制,把方竹管护好、经营好。以亩产400公斤计算,户均可增收2万元左右。”双河村委会主任余勇谈起对大坪方竹产业示范基地的运营打算,也是信心满满。

打造示范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比起交通改善带来的生活便利、产业发展带来的幸福希望,美丽乡村打造带给大坪片区的是更加直观的美化。

今年初,县里将大坪确定为县级特色村庄示范点,县纪委监委作为挂钩牵头单位迅速跟进,及时组织镇、村两级党组织研究讨论建设思路,明确建设风格,找准现实差距。

有了目标,就要跟进落实。大坪片区采取党员干部“包户到人”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示范、群众主动参与,从细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就这样大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彻底换上了新颜。

“党旗飘在我家的院子里,我不带头,谁带头?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都该积极地动起来。”刘恩志的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在家的他拖着病腿,拆掉了烤烟房、建好了卫生间、码好了乱柴棚,老旧的院子焕然一新,在他带头下,其他群众也主动投入到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对照县委“四查五看六有”工作要求,召开村民小组会,建立了村规民约,48户群众自觉缴纳了垃圾转运费,3户1片、5户1段划分了环境卫生“责任田”。

“不仅房子漂亮了,路边还种上了格桑花,栽上了红豆杉,搞起了绿化,环境变美了,我们精气神都不一样。”谈起大坪环境的变化,村民刘远富颇感自豪。

“以前每家每户都是各顾各的,只管打扫自己家屋子,没有集体的概念。这段时间来,通过村上不断的宣传,大家对美丽乡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在家里来亲戚朋友,一到家里第一句话都是说我们这儿干净、漂亮,听得人心里美滋滋的,生活环境好了,心情自然就舒畅了。”村民罗富贵笑呵呵地说。

昔日门前院后的垃圾不见了,“脏乱差”现象消除了,每隔一段路摆放着垃圾桶,时不时可以看到保洁员开着三轮垃圾车在清扫路面和收集垃圾。整洁、自然、生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在大坪舒展开,群众生活翻开了新篇章。

从一条路、一山竹到一个美丽村庄,大坪华丽“蝶变”,它在脱贫攻坚中新生,它是干群共创出的新时代的世外桃源!

通讯员 刘骁  郑静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标签 >> 时政 三农 农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