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镇雄:用劳务输出推进脱贫攻坚

 2017-08-05 08:16  来源:

镇雄既是云南人口大县、人口总量165万人,也是云南贫困人口大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2480人。镇雄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退出标准必须确保至少97%的贫困人口退出。这个群体要对标如期退出,入户调查发现群众基本没有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靠种植、养殖根本无法实现退出目标。因此,镇雄把“两个专项行动”摆在战略位置,集中火力抓好劳务输出。

抓好劳务输出为脱贫攻坚寻找支撑

高位推动,层层传导压力。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5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0个乡镇(街道)和38家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整合力量,制定五年规划,细化责任清单,强化督查督办,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两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多维宣传,全面传递动力。县乡部门利用宣传手册、招聘海报、标语、广播、网站、电视、微信等载体,宣传栏、村委会、务工能人座谈会、乡镇人代会、巡回招聘、技能培训班、务工人员欢送仪式等阵地,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工作、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措施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瞄准靶心,力保年度目标。全县上下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和年度脱贫出列目标,按照“户均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要求,全面锁定年度计划出列贫困村和有脱贫任务的非贫困村,盯紧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这个靶心,抓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帮助年度计划脱贫对象通过内转外输不断增加经济收入,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市场导向,增强培训实效。根据当前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需要和省内外就业市场用工需求,对接贫困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强过程监管,提高技能培训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确保农村贫困劳动力能及时转移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拓展渠道,加快推进就业。通过依托工业加快发展转移就业一批,依托特色农业发展转移就业一批,依托职业培训机构转移就业一批,依托重点工程建设转移就业一批,依托驻外劳务机构转移就业一批,依托定向招聘活动转移就业一批,依托务工能人带动转移就业一批,依托返乡创业带动转移就业一批的“八个一批”,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加快群众转移就业。

加强服务,确保稳定务工。做好招聘、外出、就业、返乡服务。依托“春风行动”“百场招聘进百村”等活动,组织用工企业进村招聘,跟进提供乘车、安全、就业等服务。驻外劳务工作站建立务工人员清单,帮助提供就业、信息、维权等服务。春节前为没能及时买到车票的镇雄籍务工人员提供统一运送返乡服务。

通过努力,2016年,全县累计劳务输出476363人,完成务工工资性收入93.09亿元;2017年上半年,全县累计劳务输出459467人,完成务工工资性收入53.73亿元。两组数据与以前相比均有明显上升,劳务输出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劳务输出仍显火候不足

高度重视、力度空前、成效显著,是镇雄近两年劳务输出工作的总体反映。但从近期镇雄县人社局组织开展的定向东莞转移就业回访情况来看,暴露出了镇雄的劳务输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此项工作仍显火候不足。

2017年3月28日,东莞镇雄两地劳务协作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确保两地之间的扶贫协作工作健康发展,镇雄连续发出两份紧急通知和召开一次县级紧急会议,把农村劳动力定向东莞转移就业的目标任务下达给全县30个乡镇(街道),要求所涉单位尽其所能,确保此次定向转移工作圆满完成。通过20来天努力,镇雄分两个批次,先后向东莞市清溪镇的长荣玩具(东莞)有限公司、明门(东莞)幼童用品有限公司、东莞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定向招聘输送农村劳动力340人,其中明门(东莞)幼童用品有限公司121人、长荣玩具(东莞)有限公司194人、东莞联业制衣有限公司25人,男性劳动力282人、女性劳动力58人。

镇雄县人社局2017年7月8日至7月12日的回访数据显示,在明门(东莞)幼童用品有限公司稳定就业40人、流失81人,在长荣玩具(东莞)有限公司稳定就业49人、流失145人,在东莞联业制衣有限公司稳定就业9人、流失16人,在3家企业累计稳定就业98人、流失242人。

镇雄此轮组织农村劳动力定向东莞市清溪镇的3家企业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率仅为28.8%,流失率高达71.2%。回访发现,流失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工作环境与生活习惯不符。一个方面是气候原因。由于清溪镇天气比较闷热,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必须时时都有风扇或空调调节气温,而部分企业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及时为所有车间和宿舍安装空调,导致部分劳动力无法忍受高温下的劳动而辞职离开。另一方面是生活习惯。清溪人的生活习惯与镇雄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别,特别在饮食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劳动力因为无法适应而选择离开。这部分流失人员,在两批人中占比高达29%。

二是招聘宣传与企业说法不符。镇雄在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中,乡镇(街道)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于是千方百计进行宣传发动。乡镇(街道)所采取的措施,除了调节民政资金对转移困难人员给予补助、对困难转移人员家庭实行低保扶持等外,有的还适度夸大企业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条件,导致有的农村劳动力一到达务工企业,发现企业说法与招聘宣传并不相符时,还未正式入职就扭头而去。这部分流失的人,在两批人中占比约为25%。

三是随意流动与定向就业不符。这两批农村劳动力,招聘时本定向到3家企业之一就业,而真正到达务工地后,部分按照定向就业办法到既定企业诚实务工,而部分初始到既定企业务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离开而去另外两家企业务工,有的甚至离开3家企业到其他企业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后又回到原来既定的企业务工。这部分不稳定就业人员,3家企业都没有作为两地劳务协作的成果进行统计,成为没有流失的流失人员。这部分人,在两批人中占比约为16%。

四是一哄而走与结队转移不符。镇雄这两批农村劳动力本是规模化定向转移就业,但受多年形成的以亲带亲、以友引友劳务输出传统模式的影响,这两批农村劳动力抵达务工地后,只要其中一人提出离开,其他熟悉的人就会盲目响应、一哄而走。另外,镇雄夫妻结伴外出务工或举家外出现象较多,只要家庭成员中有一人不愿继续留下来,全家就会卷起行李整体挪窝,投入到另外一个务工地。这类人员,在两批人中占比约为15%。

五是薪酬待遇与自身预期不符。许多务工人员存在盲目攀比现象,在确定自己的打工预期收入时,不是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综合能力和吃苦耐劳等综合条件,而是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甚至所认识人的薪酬待遇为参照,认为某个人可以领到多少工资,自己的薪酬待遇也不应低于这个标准,于是,当进入务工企业了解到初始待遇与自身预期不符时,不作深入研究就直接选择离开。这部分人,在两批人中占比约为10%。

六是职业道德与企业要求不符。讲纪律守规矩不仅是党政机关的硬性要求,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越是发展较好的企业,越注重抓好纪律管理工作。而农村劳动力受知识匮乏、阅历不深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人进入企业打工后,不是自觉遵规守纪、服从管理,而是老脾气不改,习惯于自由散漫,不愿受人约束,不习惯团体生活,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现象时有发生,与企业要求的素质不相匹配。由于这个原因被辞退的人,在两批人中约占5%。


精细化推进劳务输出工作

从此次回访情况看,暴露出了镇雄定向东莞的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也是镇雄整个劳务输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镇雄要坚持问题导向、拓宽思维视野、切实进行整改,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精细化推进劳务输出工作。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回访情况显示,由于个人原因而流失的务工人员占比高达46%。这表明,镇雄除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外,还应当深入研究用工企业的用工规律,在此基础上坚持技能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技能培训范畴,在全面完成技能技术培训后,再用1至2天时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其中一种有效办法是邀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深入剖析自身成功秘诀,帮助农村劳动力懂得勤劳、敬业、好学、守纪的重要性以及懒惰、散漫、盲目、厌学的严重后果,让农村劳动力明白务工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得到用工企业的接纳和看重。

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在开展用工协作、劳务协作洽谈时,镇雄既要考虑用工单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还要考虑务工地区的气候条件,针对高温地区、低温地区两种情况,把用工单位是否完善调温设备作为谈判条件之一,督促用工单位完善设备设施,以便务工人员尽快适应当地气候。在这个问题上,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镇雄应当以政策法规为准绳,敦促用工单位认真落实高温补贴,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堵住务工人员因天气不适而大量流失的缺口。

尽量对接优质企业。在劳务输出工作中,镇雄县提出了“待遇保障、工资保障、权益保障、两费保障”的农村劳动力输出思路。回访考察发现,只要是输出到“四个保障”的企业,务工人员基本能够稳定就业,很少有流失现象。这一成功经验说明,镇雄还得在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挣钱和务工企业待遇好、环境优、靠得住上下工夫,尽量对接优质企业、开发优质岗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镇雄不能光听用工企业的一面之词,应当主动出击、实地考察,到拟合作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工作环境,查一查相关资料,听一听民工呼声,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方向、岗位需求、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诚实守信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估价,在此基础上决定双方是否合作,切实杜绝用工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欺诈民工的现象,为农村劳动力找一条好出路。

切实提供优质服务。在招聘阶段,镇雄县要全面吃透用工企业的招聘政策,与用工企业一道,就薪酬待遇、食宿福利、加班补助、高温补贴、子女入学等一系列具体事项达成一致并形成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本。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要全面吃透文本精神,客观、准确宣传企业的招聘政策,杜绝因个人喜恶或只图完成工作而作出歪曲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有关方面应把人员台账同步转交驻外劳务工作站等机构。驻外劳务工作站等机构拿到接力棒后,应及时与每名务工人员取得联系,建起务工人员微信群、QQ群等,加强信息互动,适时掌握群里人员的心理状况、薪资待遇、就业去向等,必要时开展实地调研,对思想波动者进行指导,对违反职业道德者进行干预,对存在困难者提供帮助,通过耐心细致开展工作,确保务工人员爱岗敬业、不断发展,慢慢树起镇雄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积极打造劳务品牌。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后,镇雄县人社局结合实际提出“四个围绕”的劳务输出工作思路。即:围绕脱贫攻坚,抓好技能培训;围绕技能扶贫,抓好转移就业;围绕转移就业,抓好劳务输出;围绕劳务输出,抓好品牌打造。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云南省人社厅今年印发文件,要求各地切实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其中要求镇雄打造“镇雄保安”品牌。可见,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已成各级各部门的共识。既然如此,就应当结合镇雄特点,摸清近些年输出的“镇雄保安”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镇雄保安”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补齐短板,推动“镇雄保安”走向全国,最终树起“镇雄保安”品牌。

劳务输出,对农村劳动力而言既能富“口袋”,也能富“脑袋”。当下,镇雄就当进一步坚定信念,抓实抓细劳务输出各项工作。这样做,近看能为镇雄如期脱贫摘帽提供重要支撑,远看能助镇雄培养一支返乡创业大军,推动全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果真如此,镇雄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多了一个重要筹码。

通讯员 王云贵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