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17-07-24 09:53镇雄县鱼洞乡银厂村种植的羊肚菌喜获丰收。
“下一步,我打算发展养殖业和种植水果增加收入,并积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一直带领村民谋发展,镇雄县林口乡林口村老党员杨腾华却成了贫困户,但他却没有气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镇雄县对各类贫困党员“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充分调动贫困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党员争当“脱贫先锋”。
镇雄县是深度贫困大县,全县目前有20个贫困乡镇、196个贫困村、78675户282480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该县结合实际,精准发力,全力打好贫困党员脱贫“歼灭战”。创业贷款解决贫困党员脱贫“无路”难题。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是党组织“牵头”、政府“贴息”、农信社“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农村信贷帮扶新路子,是增强农村党员群众自身致富能力、率先实现翻番倍增目标的有益创举。有效解决农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无门路、发展产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的“三无”难题。去年,镇雄县共发放“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5160万元,今年计划扶持600户,发放3000万元。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该县坚持把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要求各村(社区)在推荐人选时优先确保建档立卡党员贫困户,帮助党员贫困户选项目、找路子,为他们创业致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产业扶持解决贫困党员脱贫“无方”难题。为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党员顺利脱贫,镇雄县根据贫困党员不同致贫原因,实行“一户一计划、一人一策略”的脱贫计划,以扶持贫困党员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促进贫困党员增收为目标,根据贫困党员的情况、意愿,在产业选择、合作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突出贫困党员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能人、专业大户在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找准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瞄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贫困党员互利共赢的利益焊接点,本着“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原则,通过“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党员”的发展模式,引导专业大户以种养基地建设为中心,搞好传、帮、带,带动辐射贫困党员共同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带动近800余户党员贫困户发展土鸡、肉牛、黑山羊、乌金猪、天麻、果蔬、蚕桑、魔芋等种养业。
技能培训解决贫困党员脱贫“无门”难题。针对致富无门型贫困党员,镇雄县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走进田间地头,为贫困党员群众“送技上门”,使每一名贫困党员都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或劳务技能,增强贫困党员的自身“造血”功能。同时,整合县人社局、扶贫办等单位的培训资源,与上海、广州、东莞等地知名企业合作,按照“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思路,大力开展“订单定向”技能培训,让贫困党员拉一把能“站”起来,松开手能跟着“跑”起来。广大贫困党员积极自主创业,部分已实现脱贫致富,为带头创业、引领脱贫致富作出了示范和表率,同时也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云报记者 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