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翼:用文字描绘火热的生活

 2018-09-04 10:1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静涛 文/图

对于吕翼而言,他手中的那支笔,仿佛农人的一把锄头,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因而,在他写作的“园子”里“庄稼”常新常绿。今年以来,他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发表了小说《马嘶》《逃跑的貔貅》等,读者的反响很大。2018年6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儿童文学《岭上的阳光》,该书得到《文艺报》多家报刊撰文并给予推介。这种较好的文学气象,来自于他对文学的态度,来源于他的辛勤耕作。

吕翼从事写作的时间很长,早在十多年前,他便在《大家》《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并被《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领导科学》等选载。多年来,他读了大量的书,参加了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养。事实上,他不是专业作家,他先后在昭通市文联、昭通市文化产业办、昭通日报社工作,写作并不影响他的每项工作。他管理过龙氏家祠、姜亮夫故居等,这些地方如今已经成为昭通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他在昭通市文学创作中心工作,完成了昭通市创作中心文学展厅、书画展厅、中国著名作家“水墨暖乌蒙”展厅的陈列;他协调组织了全国国土杯小说征文大赛;他组织了全国报纸副刊记者、作家到水富采风创作;他创办了“昭通文学艺术网”“昭通创作”等新媒体平台。山潮水涌,文学艺术创作亮点纷呈。

2016年,吕翼到昭通日报社担任总编辑。在抓好媒体的日常运转、完成市委交办的各项宣传任务的同时,对昭通日报社所属媒体与昭通文化建设进行认真琢磨,与同事一起创办了《昭通日报·群山》《昭通日报·影像》《昭通日报·少年》《昭通日报·书画》专版,得到了全国文艺界和报业同行的高度认可。

生活的复杂和工作的苦累,让许多人抱怨、逃避,但吕翼没有。他说:“这些年工作中的经历和生活的复杂,就是生活的体验,笑对它、思考它,再把它写成文字,是另一个生命的呈现。”这好像是一种变废为宝的人生哲学,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明白。文学是他的另一种人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汲取了适合自己的东西,视为精华。工作再繁忙,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每逢周末,他是在家里度过的,除非有重要的事情,才会外出。就是逢年过节,别人游山玩水,喝茶下棋,他也是一个人呆在书房里,辛勤笔耕。

这些年,他培养了数十位年轻的写作者,并推荐数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的文学期刊发表。他在全国的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两百多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脉》《寒门》《割不断的苦藤》《疼痛的龙头山》《岭上的阳光》等十多部专著。这些作品,有深度、有广度,通篇洋溢着对生活的爱,深远而辽阔、光亮而清澈。他由此而获得了云南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奖等省、市奖项30多次。

在吕翼的写作空间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儿童文学。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他怀揣对环境和现实的担忧,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儿童文学长篇小说《疼痛的龙头山》;此后又有《云在天那边》出版,这是以1935年红军长征过昭通为背景,描写了红军战士李云天与苗族少年木杵一家的感人故事;2018年7月,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昭通市召开,吕翼推出了长篇小说《岭上的阳光》,这本书是以少年闰生一家三代与土豆无法割舍的情怀为基调,写出野猪岭在扶贫队帮助下,逐渐走出贫困的昭通本土故事。作品一出,就好评如潮。

吕翼认为,没有爱就没有作品,没有痛就没有精品。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党建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