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水富港:“长江第一港”再突围

 2017-09-23 09:34  来源:

2005年11月,交通运输部作出了“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会同沿江省市制定了“十一五”长江航运建设总体方案,确定长江干线航道向上游延伸28公里至水富,水富港就此取代宜宾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港”。这一重大机遇降临水富,水富港却因各种原因无力承载“长江第一港”称呼之重。目前,水富港扩能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江第一港”!近日,昭通日报记者就水富港改扩建工作进行了采访。

水富,虽然建县只有30多年,但她依偎的金沙江却是长江上游干流的重要航运区段,是滇东北和川西南地区综合交通网中通往长江流域经济区的重要水路通道。

28公里的距离,使水富港成为“长江第一港”,这不仅仅是给了水富一个响亮的称呼,更是给水富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974年为适应云天化大件运输而修建大件码头,1986年正式建港。当时,由于水运发展滞后,港口基本靠人力装卸。2004年,旅客运量为32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40万吨。

国家将长江干线向上游延伸至水富,是出于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金沙江下游特大水电能源基地的建设,构建连接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区的水路交通大动脉考虑,同时也是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水陆联运枢纽的重大举措。但水富港航运条件有限、更不具备海关入驻条件,以及当地工业化程度较低、无法保障充足的货源等短板也日渐凸显。为适应日益增长的水运需求,水富港升级改建持续进行。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与中央各有关部委及沿江的9省市合作,开启长江黄金水道,全面建设“六大工程”。“六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快宜宾至水富段航道建设,将三级航道延伸至云南水富,实现通航千吨级船舶的目标。

据昭通日报记者了解,2007年,启动水富港改扩建工程,投资1.49亿元的水富港码头陆域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建成1000吨级多用途、件杂货、重大件泊位各一个,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达到了63万吨。水富也日渐成为了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云南的烟、煤、矿石、木材等不断经水富港转运到长江中下游各省区,船舶返航装运的机器设备、钢材、粮食等物资又经水富港流向全省各地。但是,2011年改建完毕开港,当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就达到64万吨,之后,每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均以20%-30%的速度递增,2014年达到100万吨,2015年、2016年均达到160万吨,水富港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对水富港再次进行改扩建提上了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013年,昭通市交通运输局委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水富港总体规划》,水富港扩能工程包括作业区(含中心作业区、中嘴作业区)、生产辅助区及进港道路,属码头类二类河港,拟建7个1000吨级中洪水兼顾3000吨级泊位(其中,中嘴作业区3个,中心作业区4个),进港道路约2.5公里(含1个664米隧道),占地约500余亩,设计货物吞吐量540万吨/年,6万标箱,估算投资24.6亿。2015年,通过昭通市交投集团公司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完成了14个报件的审批手续,2015年9月21日获得云南省发改委的立项批复。

根据水富港扩能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2016年4月,市政府办公会议决定,将水富港扩能工程建设任务交由昭通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运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专题研究水富港扩能工程建设工作,2016年5月19日,昭通市交通运输局和水富县人民政府联合发文组建了水富港扩能工程建设指挥部,从市交运局、市地方海事局和水富县相关单位指派、外聘人员组成,设立了指挥长及副指挥长办、总工办、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合同科、财务科、综合办公室、综合协调科五科三办,于2016年7月2日正式挂牌转入正常工作,之后,分别于8月1日、10月28日G85联络线隧道项目和中嘴作业区项目实现如期开工建设。

2016年开工建设的项目,通过及时座谈、沟通,地方党委政府在工程用地的征收、拆迁方面取得了“四个零”(零强拆、零上访、零纠纷、零阻工)的好成绩;通过加强建设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质量监督责任,取得了工程建设无事故的好成绩,使工程建设得到了保障。

水富云富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向东说:“之所以在拆迁工作中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是宣传发动到位,告诉老百姓要从大局出发,水富港的建设可以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成后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在拆迁工作中,许多老百姓还是做出了很大的付出。

作为承建方中交一航局云南水富港扩能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石啸说:“因为这项工程的意义重大,所以,我部积极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建设‘品质工程’的理念和要求,秉承中交一航局‘干一流的,做最好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当代‘工匠精神’,在项目施工中以管理求实效,决心将水富港建成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港。”

据介绍,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嘴作业区有1000吨级泊位数3个,在中洪水期可兼靠3000吨级船舶,可实现散货吞吐量320万吨/年,目前,已经完成整个工程投资额度的50%。除中嘴作业区项目外,还有中心作业区将对老码头进行拆除退建、港口物流园区和进港专用道路等,计划在202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水运是西南山区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它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在综合交通运输中水运优势特别明显。水富港扩能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富将真正意义上成为云南连接华中、辐射华东的“北大门”,贯通铁路、公路和水路之间的最佳运输枢纽结合点,名副其实承载“长江第一港”之重。届时,临港经济开始就地起锚,从而吸引一个又一个大项目落地水富,将成为又一个现代物流集散地和云南省重要的口岸。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广玉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