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08:2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破解办事堵点难点、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巧家县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审批效能、跨域通办、堵点疏解、基层能力五大核心,扎实开展“五个专项行动”,以精准施策推动服务升级,用硬举措交出便民利企好答卷。

标准化筑基,筑牢服务“硬支撑”。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专项行动,从源头规范服务流程。4月至5月,该县对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开展全覆盖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及时反馈涉事单位整改,确保线上线下事项信息一致、办理标准统一,目前已修改完善事项要素4212条。同时,开展事项进驻专项核查和清单执行“回头看”,除《巧家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2025年版)》明确的70项主项外,1171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已进驻大厅集中办理,实现“应进必进”。1月至10月,累计收到办事评价89346条,主动评价率达76.36%,好评率高达99.99%,服务质效获得企业群众广泛认可。

效能提速,跑出办事“加速度”。窗口审批服务效能提升专项行动精准发力,让办事更高效。在“四减”改革方面,公布第一批“免证办”事项61项,已办理65件;梳理县级容缺受理事项57项,办理4件;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43项(2023年版清单),累计办理2872件,大幅减少办事材料和跑动次数。为提升队伍素养,联合县总工会举办2025年第三届政务服务技能竞赛,19支队伍同台竞技,以赛促训、以赛创优,有效锤炼了窗口人员业务能力。针对重大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推行“项目管家”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构建“材料准备、手续代办、进度追踪、问题协调”闭环机制。1月至10月,共为455个项目赋码(审批类109个、备案类346个),总投资达114.22亿元,提供投资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10件,助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跨域破冰,打破地域“阻隔墙”。跨域办服务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打破空间限制,让异地办事更便捷。该县建立县、乡两级跨域办服务机制,明确办理流程和责任分工,打通区域服务壁垒,方便群众就近选择办事地点。主动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分别与四川省宁南县、会东县就多个事项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无感换乘”。同时,积极承接“市内通办”事项,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各项通办服务落地见效。1月至9月,全县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2325件,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跑远路”的难题。

疏堵解难,直击群众“烦心事”。疏解办事堵点专项行动靶向发力,精准破解服务痛点。开展“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活动,1月至10月,累计坐诊7次、巡诊48次、上门问诊36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0个,现场回应企业群众诉求。推进“陪走流程”活动,通过现场观察、模拟办事等方式,对“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高频事项等进行全流程体验,共有103人次参与活动,查找并整改堵点难点18个。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体验官”制度,体验官通过“模拟办”“体验办”“帮代办”及走访等方式,深入排查服务漏洞。1月至10月,亲历办事全流程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个。同步开展满意度回访,1月至10月,累计回访324次,覆盖企业17家、自然人307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

基层强能,激活服务“末梢力”。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筑牢服务根基,推动优质服务下沉。5月,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分3组深入17个乡镇(街道),对乡、村两级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指导。重点检查“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和“分领域综合服务窗口”设置及人员进驻情况,以及“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成效,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以书面信函形式向各乡镇(街道)反馈,明确整改方向和时限,推动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陈忠华 通讯员:周自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