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08:37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永善县以“金沙江畔·和美永善”品牌为引领,通过“服务保障+平台搭建+产业融合”三维发力,推动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书写了旅居人才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和美新篇章。
建强服务阵地,筑牢旅居人才“安心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储备涵盖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农村实用等领域的755名旅居人才,形成“假日型”“契约型”“创业型”人才储备库,为全县各领域需求精准匹配筑牢根基。以“全周期保障”为核心,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旅居人才驿站16个,提供“旅游+生活+工作+创业”一站式服务,摸排全县旅居人才中的流入党员261人,解决各类生活问题20余个。聚焦“安居”需求,配套人才公寓与公租房,解决符合条件旅居人才住房难题;优化服务效率,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旅居人才专属窗口,推行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项目申报“一站式”代办服务,为旅居人才服务2361人次,人才归属感与满意度持续提升。

厚植创业沃土,搭建旅居人才“发展台”。围绕特色产业需求,以“政策激励+资源盘活”为抓手,打造低成本、便利化的创业生态。出台奖补政策扶持文旅产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建设补贴,扶持发展星级农家乐11家,经济型酒店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引导市场主体盘活闲置资源,将闲置校舍、厂房、仓库等经营性资产租给旅居人才创业,今年为认定的旅居人才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资金150万元。针对产业季节性需求与人才流动特点,推行“季节聘任制”,在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行业开发短期服务岗位,同步建立肖靖秀、杨红远等51个专家工作站,引进专家人才204人到永善开展教学和短期兼职,推行“旅居导师+本土人才”传帮带机制,形成“行业对口、双向选择”结对模式,开展技术培训1098场次,覆盖4.48万人次。

深化文旅融合,激活旅居人才“赋能力”。依托“三高”文旅资源与非遗特色,以“合作交流+宣传推广”为纽带,推动旅居人才成为文旅发展“智囊团”与“推广官”。加强省内外合作引智,邀请上海、北京专家学者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破局之路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举办枇杷推介季、篮球联赛等特色活动,省级非遗苗族蜡染和枇杷系列文创产品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深耕非遗传承,利用非遗传习所开展蜡染、刺绣、狮舞等技艺传承培训,实行“名师带徒”工程,开展非遗传承培训23期590人次,成功申报端公戏、高台狮舞领域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及7项县级非遗项目,培育3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创新宣传推广模式,2025年,各平台发布300余条宣传推介视频,推出20余个高质量文旅视频与旅居人才专题报道,累计举办旅游宣传活动896场次,吸引游客10.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同比增长37.29%。
通讯员:唐燕 陈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