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1 09: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晨光熹微,盐津县牛寨乡龙茶村的5000亩生态茶园云雾缭绕,采茶人指尖轻捻,翠绿的茶芽便落入竹篓;不远处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里,膘肥体壮的牛儿正悠闲进食。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背后,跃动着龙茶村83名党员扎根乡土、担当奉献的身影。他们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带领全村2613名村民,绘就产业兴旺、乡村秀美、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强堡垒聚合力
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龙茶村党总支始终坚信,乡村要振兴,党建是核心,队伍是关键。龙茶村“两委”以“选优配强”为目标,着力打造思路活、敢担当、善作为的“头雁”队伍。村党总支书记胡兴亮获评“昭通市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总支副书记孙成江获评“牛寨乡优秀党务工作者”,班子战斗力持续增强。
同时,村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2024年以来,村党总支与各党支部围绕产业发展瓶颈、村民就业难题、基层治理痛点等核心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议16次,精准疏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兴产业促增收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龙茶村紧扣“户均3头牛、人均3亩茶”的发展目标,创新推行“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模式,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多元联动发展路径,让产业红利精准惠及村民。
如今,茶坊、庄园、养殖场、加工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村里“遍地开花”,直接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年,龙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8.6万元,村民腰包越来越鼓,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春潮涌动,澎湃向前。

稳就业扩渠道
托起村民“幸福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龙茶村聚焦村民就业需求,深入实施稳岗就业促增收行动,为村民“量身定制”就业方案。
针对县外务工劳动力,村“两委”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有序组织技能培训,2024年成功输出劳动力1648人次,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达6000元;对于留守劳动力,村里围绕肉牛养殖、茶叶种植等优势产业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为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本土人才;同时,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村民申请创业贷款16笔共8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80人次参与,让村民的创业梦在乡土间茁壮成长。

美环境树新风
擦亮乡村宜居“新底色”
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如同乡村振兴的“双翼”,缺一不可。龙茶村将“党建+美丽村庄”理念融入乡村建设全过程,以村党总支为核心,围绕“六有建设性指标”“六无管控性指标”“五提升完善性指标”及“六体系长效机制指标”,构建网格化、常态化的村庄管理机制。
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治乱、美化环境,村民们积极响应,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改善村容村貌。如今,昔日的杂乱无章不复存在,整洁的乡村道路、完善的基础设施、文明的乡风民风成为这个山村最亮眼的“新名片”。
优治理促和谐
筑牢乡村稳定“平安线”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龙茶村创新实践“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以“自治”激发活力,健全村民议事决策机制,村民主动参与乡村规划、项目建设等事务,真正实现“村民的事村民说了算”;以“法治”守护平安,组建党员普法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排查矛盾、化解纠纷,2024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5起,对风险隐患实行分级管理,筑牢和谐稳定基石;以“德治”涵养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评选活动,用榜样力量带动村民养成文明习惯,让文明新风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党旗映青山,实干促振兴。龙茶村以党建为笔,在乡土大地上精心描绘和美乡村新图景。产业强了,乡村美了,治理优了,昔日的普通村落,如今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写下生动的注脚。
通讯员:黄成元 张拯平 邱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