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20 16:319月19日,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以下简称“云南省文博会”)上,昭通文化匠人积极宣传产品,讲述传承与创新的志向。
“苹果木梳的造型很受欢迎,大多观展游客第一眼就会看到它。”镇雄木雕巧匠岳波对他的创新作品感到自豪,他说传承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他想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开一家“非遗产品超市”,把真正的非遗产品归集到一起,联动起来,在传承和创新中把非遗产品发扬光大。
镇雄泥塑展台“土味”出圈,泥塑的昭通苹果、洋芋等作品看起来十分有趣。“镇雄泥塑技艺传承了一两百年,六七代人了。”镇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刘文全称,经过创新,他的一些作品又实用,价格又低,比如龙头香炉,可以燃放蚊香、檀香。目前刘文全已开发了白尔泥茶壶、茶杯及香炉系列等上百种产品。
一錾一凿守初心。“真正的非遗,不能复制。”展台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海手起錾落,石屑飞溅,现场展示他的石雕技艺。他坚持“一石一品”,百件作品件件孤品。张海创作前从不画稿,只在心里“打腹稿”,切割机粗定轮廓后,便直接在石头上进行雕琢。他参展的石壶常被围观,深受观展游客喜欢。
“朱提银历史很悠久,它做的饰品很精美,我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借此次展会把我们的朱提银推向全国。”展会上,一直有观展游客前往展台,向鲁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光兵咨询技艺。刘光兵不仅具有系统完整的朱提银冶炼经验,更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鲁甸刘氏朱提银传统技艺,其展示的朱提银工艺品和饰品成为宣传朱提银文化和技艺的窗口之一。
巧家马树红毡传承人赵久金参展后,还想着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工作室,开直播宣传产品。“云南文博会,对于马树红毡的宣传效果相当大,客户络绎不绝地来参观、欣赏、咨询,我也感到很开心。”赵久金说。除了传统的毡制品,赵久金还制作了帽子、桌毡、挂件、地毯等,不少观展游客走过都会拿起帽子试戴。
记者:苏秀 杨金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