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9-18 09:36昭通市镇雄县是云南人口第一大县,总人口约172万人。近年来,该县以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构建以园区为龙头、车间为依托、工坊为载体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全县近10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镇雄县大湾镇将闲置校舍改建为生产车间(资料图)。
镇雄县围绕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园区聚产业、实体强产业,建成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赤水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4个可分别容纳万人以上就业的产业园区;探索采取1个园区企业带动N个车间、1个车间带动N个家庭工坊、1个车间带动N个集体经济组织的3个“1+N”发展模式,累计招引42家企业入驻园区实现集聚发展;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44个、创业工坊1340个,搭建起“园区+车间+工坊”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推动产业发展成形起势。
群众正在织布车间接受培训(资料图)。
镇雄县围绕“十万主体”,创新政策助企业,强化招商引资,通过“一把手”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多家企业入驻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出台通用设备租赁方案和物流补贴方案,入驻园区的企业可采取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方式租用通用设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出台“贷款6万元、全额贴息3年、吸纳5人以上就业奖补3万元”的“633”创业贷款扶持措施,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5户13.7亿元、“633”贷款2756户1.1亿元。强化驻企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60余个,助推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门窗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组装作业(资料图)。
镇雄县依托“万人园区”,健全机制促就业。坚持市场化运作,构建“2+1+2”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即县级成立1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和1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乡级成立1个就业服务中心、村级成立1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和1个集体经济劳务公司,建成“昭·就业”连锁超市16个、“零工市场”2个,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创业就业。
坚持组织化推动,依托47个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5个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和262个村级党组织,健全完善一套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内外双线摸排、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的“123”劳动力监测机制,实现劳动力从动态摸排、推送岗位、就业闭环管理。
坚持精准化服务,落实“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的“1131”就业帮扶措施,前3个月分别按照1000元、800元、600元的标准发放稳岗补贴,完善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儿童之家等配套服务,帮助务工群众子女协调解决城区学位93个,确保群众稳定就业。目前,镇雄县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达10万余人。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