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25-09-16 21:14清晨,昭通市水富市新安村清河小组新修的产业路上,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这条村民亲手修建的道路,串联起村庄与田野,更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水富市创新“党支部+联合社+施工队”的以工代赈模式,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全面推广。该市聚焦农村公路硬化、“两污”治理等民生领域,实现“务工增收”与“家园提质”双向赋能。
村民正在修建道路。
项目推进中,水富市坚持“就地就近”原则,优先吸纳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务工,确保其占当地在家劳动力比例不低于50%。同时建立“按月核算、及时兑付”机制,水富市纪委监委将项目实施全流程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守护政策红利直达群众。
村民正在修建道路。
在各部门协同下,新安村变化显著:泥泞沟渠变整洁,坑洼小路成坦途。村民参与建设、提升技能,收入稳步增长。有村民曾在未干的水泥路上写下“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村干部罗丽感慨这是群众最真心的告白。仅该村产业路项目,重点人群务工占比达87.5%。
截至目前,水富市通过以工代赈实施项目28个,带动就业24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900余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村民正在修建道路。
水富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监督,确保每一分资金都成为“源头活水”。展望未来,水富市将深化实施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完善全链条管理机制,让政策惠及更广范围。
水富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拧紧监督阀门,让每一笔资金都化作“源头活水”。下一步,水富将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拓展应用场景,完善全链条管理机制,让政策惠及更更多的群众。(揭倩婷、刘杰、谭兴华 文/图)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