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16 19:429月16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以下简称珍稀鱼类管护局)在赤水河畔的威信县扎西镇大山村,开展了一场以“助力发展绿色产业,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为主题的蔬菜产业培训会。活动将绿色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不仅让120余名村民学到了生态种植新技术,更让保护赤水河、发展绿色产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实现了技术推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成效。
清晨九点,培训还未正式开始,大山村高寨村民小组的院坝里早已坐满了前来参加培训的村民。工作人员提前组织发放宣传画册、折页以及印有环保标语的环保袋等物品。现场秩序井然,村民们一边翻阅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一边热烈交流,对即将开始的培训充满期待。
上午的理论培训中,来自昭通市农科院的正高级农艺师叶国琼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授课,把复杂的种植技术讲得生动有趣。“防病是以预防为主,要注意气候的变化。”结合大山村实际,叶国琼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蔬菜品种选择、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
“我们来学一下经验,种葱、蒜苗。”大山村村民陈永端笑着说,“老师跟我们讲的很有用,我们来培训,看老师怎么讲,自己种的蔬菜经常坏。来听老师讲了之后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随后的实操培训则搬到了村里的蔬菜地。叶国琼带着村民们走进田间,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她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大家如何整地、播种、科学育苗,演示合理施种的技巧,并耐心解答种植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株距要留够,底肥要下足,这样种出来的蔬菜才好!”叶国琼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村民们围在田埂上,有的认真观看,有的迫不及待地动手实践。培训结束时,许多村民还意犹未尽地围着请教问题,氛围格外浓厚。
“平时我们组织村民清理河道,保持清洁。今天这样的培训非常有用,讲的种植蔬菜方式方法非常的环保,可以帮助更好地保护赤水河。我相信大家的观念提升后,赤水河会越来越好。”大山村高寨村民小组长江成银说道。
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80余份,不仅提升了大山村村民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绿色管护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珍稀鱼类管护局发挥职能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具体实践,为赤水河流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讯员:申丽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