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朱丹:倾听为先,家校共育

 2025-09-10 10: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清晨7时,昭通市实验幼儿园中(3)班的教室里已亮起灯光。28岁的教师朱丹仔细擦拭着桌椅,开窗通风,随后站在教室门口,笑着迎接每一位小朋友,用温暖的拥抱开启孩子们的一天。这样的清晨,她已经坚守了5年。

“实习时看到孩子们的眼睛,就像看到了满含星光的小世界。”谈及选择幼教行业的初心,朱丹的语气格外温柔。2020年7月,她从玉溪师范学院毕业,怀揣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顺利通过招考成为昭通市实验幼儿园的一名教师。

在朱丹看来,幼儿园教师从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孩子“生命底色的奠定者”。帮刚入园的孩子擦去脸上的泪水、教他们自己穿鞋子、听他们叽叽喳喳地分享“蚂蚁搬家的秘密”……时而化身严师,时而像妈妈般温暖,时而又成了孩子们的玩伴——这些融入日常的细碎陪伴,正是这份职业最珍贵的价值内核。

在课程设计上,朱丹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当发现班上孩子对蜗牛感兴趣时,她设计了“花蜗牛的巡游”主题活动:从科学课认识蜗牛特性,到语言课角色扮演蜗牛趣事,再到艺术课制作蜗牛手工作品,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参与。

面对幼儿间的矛盾,朱丹从不当“裁判”,而是做“引导员”。她会先安抚孩子情绪,再鼓励他们说出事情经过,最后引导双方一起想办法解决。

在朱丹眼中,幼儿园阶段最该培养孩子的是生活习惯、社交能力和好奇心。她会用“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引导孩子整理玩具,通过角色扮演教孩子讲礼貌,还会创设科学角、阅读角鼓励孩子探索。在与家长沟通时,她坚持“倾听为先、共情为本”,遇到分歧时,会客观陈述孩子在园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案。

5年来,朱丹也面临过挑战——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是她最大的难题。为此,她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还和同事分工关注不同特点的孩子,做好个案观察记录。“虽然辛苦,但孩子的温暖总能治愈一切。”朱丹说,有次她身体不舒服,孩子们主动过来抱抱她、给她捶背,“那一刻,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

长期和孩子相处,朱丹的性格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前她是个急性子,遇到事情容易慌张;现在哪怕孩子反复问“为什么天是蓝色的”,她也能笑着耐心解答。以前她总忽略生活中的小美好,现在会跟着孩子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会为一朵新开的小野花开心半天。“是孩子们教会我慢下来。”朱丹说,“他们的快乐很简单,一只小蝴蝶、一片落叶都能让他们欢呼,这种纯粹的热爱,也让我更懂生活的美好。”

谈及对未来的期待,朱丹眼里满是憧憬:“希望能优化师幼比,让老师有更多时间陪每个孩子聊天、玩耍,也希望家园共育能更顺畅,让家长和老师成为真正的‘战友’,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记者:聂孝美 文/图

一审:罗 丹  一校:聂孝美  二审:杨超烨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聂孝美  二审:杨超烨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教师节 
捐赠信息